“国门,是国家领土主权的象征。为了守卫祖国的国门,为了捍卫祖国的主权,无数革命先辈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日前,吉林省白山军分区组织官兵、文职人员和部分民兵骨干走进长白县国门红色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感悟红色精神、淬炼忠诚信仰。这是该军分区在聚焦“铸牢政治忠诚、打好攻坚之战”深化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运用特色边防文化激励所属人员忠诚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的一个镜头。
白山市地处边境民族地区,是东北抗联的主战场,是四保临江战役的大本营,广大军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以“忠诚于党、热爱祖国、甘于奉献、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特色边防文化。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军分区注重挖掘用好这一教育资源,组织官兵走进东北抗联战斗遗址等红色场所进行沉浸式体验,沿着边境线重走边防路,开展戍边典型故事分享会,以抗联英雄和戍边典型为榜样引导大家立足岗位践行初心使命;开展群众性大讨论,结合边防使命任务和岗位实际畅谈新时代奋斗观,在检视辨析中明差距、找不足,在思想互助中强信念、砺斗志。
追寻英雄足迹,汲取奋进力量。“边防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激励官兵淬炼忠诚信仰的力量源泉。”该军分区领导告诉笔者,他们组织到“杨靖宇将军殉国地”追忆杨靖宇烈士浴血奋战的118个小时,深刻体悟杨靖宇烈士在生死面前“草根棉絮果腹,孤身血战到底”的英勇壮烈;组织到七道江会议纪念馆观看情景剧《破晓》,学习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无畏精神,铭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所作出的巨大牺牲;组织到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学习一个个震撼人心的英雄事迹,感悟革命胜利背后的坚定信仰。白山市浑江区人武部文职人员王凤祥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革命前辈作出的牺牲奉献,努力在维护边疆安全稳定上作出积极贡献。”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时代建设发展,人民子弟兵与白山各族人民始终并肩战斗、卫国戍边,结下了军民鱼水深情。虽然时代在变,但这块土地上和衷共济、保家卫国的优良传统始终没有变。深化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军分区积极协调驻军单位配合地方梳理形成白山地区近代以来军民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戍边史,同时发动长白县民族歌舞团等精心打造戍边文艺作品,生动诠释和演绎白山戍边历史的深厚意蕴,激励官兵、文职人员和民兵淬炼忠诚信仰。
“为了抓捕非法越境人员,我们冒着严寒趴在雪地里潜伏直至深夜,坚守的力量来源于坚定的信仰……”近日,一场“致敬边防卫士”专题教育在白山市民兵训练基地举行,白山市首批“最美国动人”获得者、民兵排长张景磊动情讲述戍边故事,令在场民兵深受触动。民兵李洪录说:“我一定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自觉扎根边防、建功边防。”白山军分区领导介绍,他们通过把爱军精武标兵张景磊等一批戍边典型请到训练场讲述亲身经历,引导大家感悟先进典型卫国戍边的忠诚品格与使命担当,进一步激发大家履职尽责的内生动力、锤炼担当作为的强劲推力。
精神积淀文化,文化传承精神。该军分区运用特色边防文化持续激励官兵忠诚守边防、激情干事业,思想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民兵工作、兵员征集、基层治理等工作持续向上向好,其中党管武装、双拥共建等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靖宇县组织“杨靖宇民兵应急连”民兵到红色场馆开展教育活动。(摄影/赵会磊)
白山军分区组织官兵及文职人员到白山市廉政家风馆参观见学。(摄影/赵会磊)
长白县人武部组织所属人员到长白县国门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地教学。(摄影/谭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