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安徽省安庆军分区创建教育协作机制破解教育难题 ——

在共享优势资源中点燃精武斗志

文 | 谢婷婷

“以身边典型为镜,感悟强军有我的使命责任;以时代楷模为镜,增强担当奋斗的内生动力;以先辈先烈为镜,激发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前不久,在安徽省安庆军分区组织的“联合教育大讲堂”活动现场,优秀政治教员倪磊以“照好三面镜子”为切入点作授课辅导,赢得阵阵掌声。这是该军分区创新运用教育协作机制、整合辖区优势资源开展教育活动产生的良好效果。

“建立教育协作机制就是打破地域限制、取长补短,把局部特色连成区域优势,让‘独门秘诀’变成‘大众口诀’。”该军分区领导介绍,聚焦“铸牢政治忠诚、打好攻坚之战”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他们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教育力量弱、精品课程少和教育场馆缺等问题,按照“地域相近、资源互补”的原则,将全区12个单位划分为3个联合教育片区,通过精干力量共用、优质教案共学、教育场馆共享的方式让优质资源流动起来,推动深化教育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备课数量做减法,教育质效做加法。“过去搞教育,有多少专题就得备多少课,而如今只需按任务分工备好课即可。教育协作模式减轻了授课人压力和负担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授课质量。”该军分区领导介绍,他们根据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明确的四个专题内容有针对性作出分工,指导各教育片区集中优势资源备好优质教案并通过试讲的方式听取官兵意见,将“精品课”、“金牌课”汇入教育“资源池”,供全区“点单式”按需选课、跨教育片区共享共用。同时,他们还通过政治教员比武遴选出6名优秀政治教员组成金牌讲师团,利用教育“资源池”里的教案展开巡回授课。

前不久,安庆军分区领导得知怀宁县民兵教练员陈坤被上级表彰为优秀“四会”教练员后,他们敏锐察觉到这是开展深化教育实践活动的鲜活素材,于是便安排第一教育片区的政治教员立即领题展开施教准备,很快一堂“学先进典型、聚奋进力量”的教育课试讲后赢得一致好评。“讲的是身边人,说的是身边事。民兵尚能‘争第一、扛红旗’,我们又岂能甘居人后”、“讲台上下、屏幕内外融为一体,官兵积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授课结束后官兵讨论热烈,其他教育片区来现场观摩的政治教员们纷纷写下听课感受。

在做好精品教案共享和跨教育片区授课的同时,该军分区联合地方文旅部门深挖辖区教育资源,整合红色场馆、高新企业、文化地标等优质教学点,跨区域建立“联合教育大讲堂”,多个人武部共享教育场馆、同上一堂课的场景成为常态:桐城市人武部结合“六尺巷”的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在第一教育片区开展“进退得失多想想‘六尺巷’”的专题教育;太湖县人武部依托辖区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在第二教育片区组织“学习抗战英雄,破除和平积弊”大讨论大辨析;宜秀区人武部牵头组织第三教育片区人员前往“邓稼先故居”,真切感悟“两弹元勋”邓稼先“许身国威壮河山”的使命担当……

释放教育活力,激发练兵动力。教育协作模式推行以来,该军分区各教育片区成员单位打破壁垒共享资源、互学共鉴,助推深化教育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当前,该军分区各级各类人员强军信念越发坚定、谋战研战练战热情日益高涨,在上级组织的轻武器射击、民兵分队应急救援等课目比武考核中取得优异佳绩。

安庆市宜秀区人武部组织第三教育片区官兵和文职人员前往“邓稼先故居”现地教学。(摄影/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