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国防教育

换羽振翅向远飞

—— 广西来宾军分区加强文职人员队伍建设纪实

作者:朱 海 张瑞潇

抢险救灾一线,文职人员连夜出动、冲锋在前,高效完成群众转移安置任务;比武训练赛场,文职人员协同指挥,破局“夺旗”,多个课目表现出色……初夏时节,笔者穿行在广西来宾军分区座座军营看到,一组组文职人员队伍建设的“高光”镜头让人欢欣鼓舞。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近年来,来宾军分区针对文职人员入职适应期、能力生成期、成长进阶期不同阶段特点,善搭台子、敢压担子、勤扶梯子,构建起文职人员立体化培养体系,助推文职人员队伍快速成长,在逐梦强军路上“换羽腾飞”。

来宾军分区组织宣布文职人员晋升文员等级大会。(摄影/张瑞潇)

武宣县人武部文职人员组织民兵进行队列训练。(摄影/蔡泽全)

入职适应期——

搭好“台子”,转角色、打底色

“这份荣誉是组织对我的认可,我唯有更加努力工作方能回报组织。”刚刚在广西军区参谋业务集训比武中拿下好成绩的合山市人武部文职人员梅芳华,当晚便走进办公室运用集训成果继续修订完善各类行动方案预案。

作为一名2020年加入“孔雀蓝”方阵的“老”文职,梅芳华自己也没想到会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实现从一名企业职工到人武部业务“尖子”的蜕变,并多次获得上级表彰。

5年前,梅芳华从工作多年的地方企业转换“赛道”来到合山市人武部,成为一名文职人员。工作处处碰壁、办事常常冒泡、训练力不从心……入职之初,梅芳华难以适应工作环境,导致情绪低落甚至一度产生离职念头。

“梅芳华遇到的问题在新入职文职人员中具有普遍性。”笔者在来宾军分区了解到,新的文职人员制度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社会优秀人才选择加入“孔雀蓝”队伍,已成为单位建设主体力量。然而,受入职动机、成长经历、社会环境等影响,加之普遍缺乏服役经历,文职人员在入职之初面对新环境、新角色、新要求时往往难以适应,有的甚至产生消极心理。如何帮助新入职文职人员快速找准定位、适应环境、融入集体,助力他们在逐梦强军路上实现“华丽转身”成为了摆在该军分区领导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该军分区党委一班人感到,文职人员为战而来、向战而行,必须要从坚定理想信念入手,第一时间帮他们打好思想基础、厚植姓军底色,更好树立起从军报国的崇高理想。

思想教育铸魂、军事训练淬火、作风整顿塑形……笔者翻开该军分区文职人员队伍抓建方案看到,他们广泛开展读书分享会、思想互助会等活动,组织文职人员深入学习文职人员政策法规和军队光荣传统,帮助其廓清思想迷雾、校正思想偏差;充分发挥辖区红色资源优势,组织文职人员到红色场馆参观见学,常态开展“学历史、忆初心、话使命”活动,在感悟红色历史中坚定报国热情;分批组织文职人员到驻军部队当兵锻炼,并在役前教育、民兵训练期间全程跟训,让“孔雀蓝”在连队式管理中增强“兵味”、“战味”。

与此同时,该军分区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定期组织谈心交心,主动了解文职人员思想动态并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适时组织篮球比赛、知识竞赛等文体活动,持续改造完善文体活动室等基础设施,着力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心中有信念,肩上有担当。近年来,该军分区一批批“孔雀蓝”迅速融入战位,在大项任务中主动请缨、担当作为,成为推动军分区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中的“生力军”。

来宾军分区文职人员走进当地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摄影/莫  岑)

能力生成期——

常压“担子”,多磨练、受历练

领取武器、分解擦拭、装备入库……十余个动作一气呵成。前不久,在来宾军分区组织的武器装备管理使用检查验收活动现场,武宣县人武部文职人员邹建伟带领基干民兵进行武器装备擦拭保养课目演示,动作熟练、流程规范,赢得现场评委一致好评。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中练。该军分区领导介绍,他们按照业务条块将各类文职人员搭配编设成国防动员、民兵建设、政治工作、后装保障等若干个专项工作小组,并让其在小组中“挑大梁”、当主力,通过常压“担子”的方式全面锤炼文职人员开展业务工作和统筹协调能力。同时,他们还区分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采取与军官“一对一”挂钩帮带的办法,帮助文职人员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将文职人员“扶上马、送一程”。

兴宾区人武部文职人员何建鑫就是勇挑担子、勤于磨砺的受益者之一。何建鑫由于缺乏服役经历,组训能力一直是他的短板弱项。来宾军分区安排机关从事民兵工作的业务骨干柳威担任其“成长导师”,从潜力调查到民兵编组,从任务对接到协调训练,柳威手把手教学帮带,将多年的工作经验倾囊相授。“上级机关沉下‘身子’没‘架子’,不打‘板子’递‘梯子’,让我们在大项工作中面对面领会上级意图,也学到了实在管用的经验。”何建鑫感慨道,他在上级机关人员的指导帮助下,很快便熟悉了工作,成为分管领域工作的“业务骨干”。前不久,他在上级组织的岗位练兵比武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与此同时,该军分区常态开设“孔雀蓝”微课堂,定期组织文职人员轮流登台讲授民兵整组、兵员征集、学生军训、办文办会、公文写作等业务知识,使其在自主备课授课中得到锻炼、助力成长。此外,他们还广泛开展岗位大练兵、行业大比武等活动,立起了比学赶超的导向,营造了见贤思齐的氛围。

近年来,该军分区先后有20余名文职人员成长为各自岗位上的“擎旗手”、“排头兵”,为单位全面建设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成长进阶期——

扶稳“梯子”,激活力、增动力

“级别晋升不搞‘论资排辈’!”“实干者有为也有位!”……前不久,兴宾区人武部文职人员李宝林在专项考核中名列前茅并成功晋升为十级文员的消息一公示,立马在该军分区引发热议。

“这次文职人员文员等级晋升严格按照个人述职、民主测评、综合考评等程序进行,重点突出工作实绩和口碑评价,有效立起了‘能者上、平者促、庸者下’的鲜明导向。”来宾军分区领导介绍,过去在部分单位文职人员考核评优和级别晋升中“平均主义”、“论资排辈”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程度挫伤了文职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

“让想干事的有出路、能干事的有盼头、干成事的有甜头。”近年来,该军分区充分用好考核评价这根“指挥棒”,在持续改进考核方式、合理设置考核指标的同时,注重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优秀人员优先推荐提拔晋升、优先选调到机关工作,激活了文职人员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

参与多个重点工程建设、高质量完成多项重要演训保障任务、牵头完成社会化保障审核……前不久,入职不到三年的兴宾区人武部文职人员韦晓春通过竞岗调任至军分区机关工作,他感慨地说:“调到机关工作,既是肯定、更是鞭策,我要继续钻研业务,凭实绩进步、靠素质立身。”

与此同时,该军分区积极推动解决文职人员家属随调、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实际困难,督导落实文职人员优先医疗、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票参观旅游景区等优先优待政策,创新组织文员等级晋升仪式并邀请家属共同见证,有效增强了文职人员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如今,“文职人员优先”、“文职人员光荣”已成为来宾市军地各界共识。

我搭高台,你唱好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孔雀蓝”在来宾军分区拔节成长、振羽齐飞,在大项任务中勇挑重担、捷报频传,为该军分区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