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河南省郑州市关口前移开展预征预储工作 ——

“靶向发力”选送精兵好兵

文 | 程芳芳

步枪射击满分,仰卧卷腹120个,单杠引体向上26个……近日,入伍不满一年的河南郑州籍士兵金行因为军事素质过硬、考核成绩突出荣登某旅军事训练龙虎榜,并作为训练典型被所在战区进行广泛宣传。消息传来,金行成为了河南省广大适龄青年争相学习追赶的“明星”。

无独有偶,近日新密市军地领导来到曲梁镇田庄村,为该村荣获一级表彰的现役军人程东亮颁发喜报、悬挂牌匾。此前,程东亮已荣立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是十里八乡交口称赞的“功臣”。

参军就能崭露头角、入伍连续荣获嘉奖,近年来这样的现象在郑州籍现役军人中并不鲜见。“把征兵工作‘准星’瞄向部队所需‘靶心’。”郑州警备区领导介绍,近年来,他们探索走开精准征兵方法路子,通过关口前移做好动态跟踪、院校育苗、特色培养、按需选送等工作,推动实现兵员精准征集、供需高度耦合。

“对有志青年进行动态跟踪,是实现选优送优的基础。”一年虽有两季征兵,征兵过程却是四季无歇。从年初的兵役登记开始,该市二七区人武部就发动全区基层专武干部和高校征兵工作站人员对适龄青年进行潜力调查,将每名青年的学历专业、特长技能、现实表现、体能状况等信息逐一录入数据库,做到部队有需求能够迅速响应、精准对接。

今年年初,郑州市二七区征兵办公室收到一份从陆军某部发来的“订单”,详细列举了该部需求兵员的专业、特长等。该区根据动态跟踪结果迅速筛选符合条件的应征青年,最终让该部人员“满怀期待而来”、“满载成果而归”。郑州科技学院武装部部长张松感慨道:“通过动态跟踪精准征集,我们选送的新兵都很受部队欢迎,近些年更是年年零退兵、年年有人受表彰!”

“在社团里不仅有兵役法规等政策的解读宣讲,还定期组织退役老兵分享会、军营体验日等活动……”今年暑假期间,河南农业大学学生刘梦然兴致勃勃参加了该校的“铁军班”社团活动,贴近实际的体验点燃了她心中携笔从戎的“火苗”。

“特色培养模式是优质兵员的‘蓄水池’”。该市征兵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创办军事社团吸引更多大学生充分了解部队生活的基础上,区分“专业型”、“工匠型”、“技能型”引导部队急需专业的适龄青年加入军事社团,并按照“跟踪管理+定制服务”的方式对参加军事社团的适龄大学生进行“育苗”培养。

近年来,郑州轨道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利剑社”、郑州商学院组建了“星火国防社”、中原工学院创办了“铸盾社”……一大批“军味”浓郁的大学生军事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优质兵员的“蓄水池”。从郑州市入伍的全国人大代表、海军辽宁舰军士张明珠对此有切身的体会:“参加军事社团期间我始终把自己当成一名‘准新兵’来要求,及时了解部队生活、掌握军事技能、强化能力素质,为参军后快速适应部队生活打下了良好基础。”

7月初,记者在登封市征兵办公室看到一份从某特战部队发来的“需求表”——征集数名无人机应用、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的特长兵。登封市征兵工作人员不无自豪地说道:“我们根据部队的需求‘按需定制’,每到征兵季都会有接兵单位来‘抢人’!”

人才邀约的背后,反映的是该市抓适龄青年特色培养的工作成果。每年年初,郑州市征兵办公室都会邀请部队、院校共商储备人员培养方案,协调院校设置符合部队需求的军事课程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关口前移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探索推开“武术+专业+军事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多个部队合作共建“特种人才精准培养和优质兵员预征预储基地”,每年向特种部队输送优秀毕业生百余名,成为了特种作战人才的“储备基地”。

所有人才尽在“一网”之中。近年来,郑州市在金水、管城、中原等区县探索建立“大数据征兵系统”,通过大数据了解掌握各类优质兵员分布情况,对体检合格人员现实表现、过往病史、就学从业经历等情况进行核查,有效提升了政治表现、健康状况等情况的甄别鉴定效率和准确率。在今年上半年征兵工作中,驻新疆某部提出2名小语种人才需求,郑州市征兵办公室依托“大数据征兵系统”很快便筛选出11名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并进行精准发动,不仅做到了“有求必应”、更实现了“优中选优”,受到了部队普遍欢迎。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郑州市军地合力做好新兵起运工作。

郑州警备区组织机关人员走进当地校园开展征兵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