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解放军战士就是穿着这样的单薄衣裳行军打仗,他们靠什么御寒?靠的是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仰!”八一建军节前夕,安徽省太湖县“刘邓大军刘家畈会议旧址”纪念馆内,62岁的退役老兵、义务讲解员潘新民指着展柜里的旧军装向前来参观见学的民兵们激情讲述,引发在场人员强烈共鸣。
眼前这位鬓角斑白、话语铿锵的讲解员潘新民出生在大别山革命老区,从小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十分向往军营、崇拜军人。1981年,他踊跃报名应征并光荣地成为一名军人。退役后,他又当起了“刘邓大军刘家畈会议旧址”纪念馆文物保护员兼义务讲解员。多年来,潘新民不计回报追寻藏于乡野民间的红色记忆、夜以继日从繁杂史料中整理鲜活的红色故事,并先后接待参观者32万余人次,让革命文物“活”了起来,让红色场馆“火”了起来。
潘新民讲解本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把红色故事一直讲下去,把红色精神代代传下去。”一路走来,潘新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7年潘新民担任纪念馆文物保护员之初,纪念馆主体建筑正处于修缮改造中,相关史料搜集整理尚在起步阶段。面对这样的境况,潘新民把铺盖卷搬到纪念馆旁的临时棚屋内,白天跟着施工队记录修缮细节,晚上则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搜寻相关史料,为后续的史料整理和展陈设计积累了大量宝贵素材。
2019年,“刘邓大军刘家畈会议旧址”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但由于没有讲解员导致参观者寥寥无几,“纪念馆敞着门,故事不能锁在里头。咱是当过兵的人,要干就得干好!”于是,潘新民主动请缨兼任义务讲解员。当时,他连夜撰写了数千字的讲解词,并在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试讲后定稿。同时,他在一次次讲解中还逐渐摸索形成了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讲解风格。“潘老师的讲解生动鲜活,让我感到很亲切,听了很受教育。”一位来自北京的王女士感慨道。
曾有人问潘新民:“天天讲同样的历史,不会感到枯燥吗?”他眼里闪着光回应:“讲解红色故事、传递红色精神,是使命、更是责任。只要有人想听,我就会一直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