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怡,民兵方队队员,2000年出生,湖北武汉人,现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海淀区八里庄街道民兵排排长。
盛夏北京,火辣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训练场上,万紫怡的身影如青松般坚毅挺立。时间仿佛凝固了,灼热的空气没有一丝流动的迹象,只有汗水沿着她的鬓角、脖颈向下流淌,在迷彩服上晕开深色的印记。每当她的体能濒临极限、意志即将松懈的时刻,她总会想起6年前那段遗憾的往事。
2019年国庆阅兵筹备期间,正在读大二的万紫怡入选了群众游行方队,而同时她也已报名应征入伍。一方面,参军是她从小怀揣的梦想;另一方面,参加国庆相关活动同样令她向往。由于时间上的冲突,她犹豫再三选择了报名应征。遗憾的是,当年由于她个人原因未能如愿走入军营,无奈的她只能把这份遗憾深深埋在心底,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完成学业之中。
她的坚持终于换来了梦寐以求的结果,大三那年万紫怡圆梦军旅,穿上“空军蓝”成为一名空军通信兵。退伍后,她考进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成为一名司法警察,同时还被编入民兵队伍、担任海淀区八里庄街道民兵排的排长。
命运总是会垂青那些怀揣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得知今年的阅兵要组建民兵方队的消息后,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这一次,我要让心中的遗憾不再遗憾。”万紫怡告诉记者,能以民兵身份参加阅兵、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她感到无上光荣。
刚入方队时,“正步踢到标准线”是万紫怡最头疼的事。从小练舞蹈的功底,在“绝对整齐”的要求面前似乎没了用武之地。脚底的水泡、跟腱的炎症、脚踝的肿胀,每一步都像走在刀尖上。她说:“训练时的每一步都要忍受伤处的疼痛,不过每次疼痛来袭我都告诉自己,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以最好的姿态走过天安门。”
“磨砺不是绊脚石,而是让意志变得更加坚强的磨刀石。”一时间,她成了训练场的“钉子户”,经常独自加练,反复练习卡步幅、绑着沙袋踢正步、对着镜子抠细节。对目标的笃定不仅要靠“苦练”、更要靠“巧思”。为了达到“米秒不差”的目标,她开始琢磨如何用“巧劲”。她把舞蹈的“柔”融入军姿的“刚”,通过自创“三微训练法”——用“微调呼吸、微控肌肉、微开柔韧”,把“花架子”变成“真功夫”。
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出色的表现,万紫怡被教练员放到了第一排面。但是好景不长,因为步幅不稳,万紫怡后来又被重新调整位置。那天晚上,性格要强的她暗自掉了眼泪。“走不好、标不齐,拖了整个方队的后腿,难道我就这么差吗?”万紫怡开始怀疑自己。
后来,看着身边队员的位置不断调整,但每个人都铆着一股劲,始终加班加点坚持苦练动作,万紫怡逐渐领悟到:真正的强者不是永远站在巅峰,而是在低谷时依然能笑着攀登。于是,她积极调整心态,反复练习、反复磨合、反复研究训练录像、反复向队友和教练员请教技巧……渐渐地,她摸到了门道、找到了节奏,脚下的步幅变得精准而稳定,曾经让她无所适从的“标齐”也内化成了一种肌肉记忆。后来,她在自己的位置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自信。
乐观、开朗是队友眼中万紫怡的标签,面对苦累时依然向阳,面对挑战时依然自信,哪怕从排头换到排面第二,万紫怡也能笑着把这当作成长的契机。训练之余,万紫怡还发挥舞蹈特长和队友们一起编排节目,在集体生日会、主题朗诵会上,她牵头编排的民族舞蹈串烧《远方赞歌》、现代舞《如愿》惊艳全场,台下掌声不断。万紫怡始终认为,经得了苦累,才能挑得起重担。她常对自己说:哪怕暂时落后,也要相信自己能逆风而上;哪怕身处谷底,也要笑着积攒向上的力量。
9月3日上午,万紫怡和队友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她们昂扬的精神、飒爽的英姿,向全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女民兵的风采。(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万紫怡(左二)参加民兵方队排面训练。
万紫怡(左二)参加民兵方队军姿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