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烽火弦音”壮丽回响

—— 记湖南省醴陵市左权民兵应急连

文 | 周 明 赵雪浩 方争辉

湖南醴陵渌水河畔,一场军地联合防汛救援训练正在紧张进行。“受极端天气影响,渌水流域突发洪涝险情,发现多名‘被困群众’和两名‘落水者’,水域情况复杂,冲锋舟无法靠近,请立即组织救援……”接到指令,左权民兵应急连的民兵们迅速反应,娴熟操控新型无人机锁定位置,及时将救生装备精准抛投至“落水者”手中,并驾驶新型无人救生艇成功转移“被困群众”。这幕科技赋能的训练场景,正是左权民兵应急连日常练兵的缩影。

1942年,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指挥部队反“扫荡”作战中壮烈殉国,一代名将永远留在了太行山。2020年1月,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左权将军的家乡湖南省醴陵市将该市民兵应急连命名为左权民兵应急连。

近年来,左权民兵应急连坚持在思想淬火中强固忠诚底色、在练兵备战中淬炼过硬本领、在遂行任务中扛起使命责任,以无畏的冲锋和赤诚的奉献让“烽火弦音”在渌水河畔壮丽回响。该民兵应急连及其党支部先后被湖南省和醴陵市表彰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先进民兵党组织等,17人次先后获评“最美民兵”。

左权民兵应急连参加醴陵市军地组织的防汛救援综合演练。

左权民兵应急连组织民兵骨干到红色场馆开展现地教学。

左权民兵应急连组织民兵骨干到红色场馆参观见学并在雷锋雕像前开展现地交流。

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我们也决心与华北人民共甘苦、共生死,不管敌人怎样进攻,我们准备不回到黄河南岸来……”在醴陵市左权镇将军村左权将军故居内,新入队的民兵刘亚奇捧着左权将军的家书复印件诵读时禁不住眼角湿润。他说:“作为左权民兵应急连的民兵,我一定传承好先辈精神,立足岗位再建新功!”

5年多来,这封家书复印件被近百名新入队民兵接力诵读,纸边早已磨出毛边。左权将军在信中向母亲立下的誓言,成为左权民兵应急连永恒的精神坐标。每逢左权将军诞辰日、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等时机,该民兵应急连的民兵总会前往左权将军故居开展“擎英雄旗、走英雄路、当英雄传人”活动。

“左权将军留存的11封家书,字里行间是艰苦卓绝斗争中的乐观与坚定。”左权民兵应急连连长黄显金说,品读红色家书是这些年连队开展战斗精神培育的“固定动作”,他们透过那些在战火纷飞中写就的文字,仿佛在与左权将军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每次都能感受到左权将军以身许国的赤胆忠心与“愿拼热血卫吾华”的责任担当。

讲述英雄故事,赓续英雄血脉。为让左权将军的故事直抵人心,左权民兵应急连组织人员编创情景剧《不能忘》,还原左权将军在黄崖洞保卫战中“以少胜多”的战斗故事;制作微视频《渌江畔的“英雄基因”传承者》,展现左权民兵应急连民兵在抗洪一线为群众精准投送物资的生动场景;组建民兵宣讲团到各中小学校,深情讲述“永不褪色的家书”、“十字岭突围”等故事,将左权将军的报国志、爱民情化作一颗颗种子播撒进青少年的心田……

今年清明,一场跨越83年的“重逢”催人泪下。民兵代表护送取自左权将军母亲墓地的故土前往河北省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将泥土洒在左权将军长眠之地,由此完成了一次千里之外的特别“团聚”。左权民兵应急连连长黄显金来到左权将军墓前擦拭墓碑、敬献花篮,与大家一起诵读将军家书,令在场的人感慨不已,无不潸然泪下。

在左权民兵应急连,红色的家书、先烈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每名民兵队员,使他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工作和任务都有一股劲:必奋勇争先,定不辱使命。

左权民兵应急连组织民兵进行防汛救援演练。

左权民兵应急连组织民兵进行灭火救灾装备器材操作训练考核。

用英烈故事砥砺斗志

面对形势转变任务转换,该民兵应急连到底应该怎么训?前不久,一场转型思辨的头脑风暴在左权民兵应急连掀起。大家感到:战争形态不断发展变化,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像革命先烈那样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锚定目标奋勇向前。

演练场上,热浪翻腾。该民兵应急连民兵文郭威全神贯注,指尖在操控屏上翻飞,无人机实时高清画面回传指挥终端;不远处,民兵王勇操控无人救生艇驶向“人员落水”区域,救生圈划出一道弧线精准落到目标附近。紧接着,民兵救援分队驾驶冲锋舟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4次成功处置险情,10余名“落水群众”被安全转移,整体救援效率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

能力提升的背后是左权民兵应急连主动适应民兵调整改革,加快推进民兵新质力量建设的有力举措。他们先后组建无人机侦察排、特种救援小分队等多支民兵新质分队,与地方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部门建立联动响应与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开展多部门、多要素参与的常态化联合演练,全面提升了区域军地协作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

“过去救援靠腿跑、靠眼瞄,如今有了这‘千里眼’、‘飞毛腿’,我们执行任务心里更有底了!”该民兵应急连连长黄显金感慨道。近年来,醴陵市军地投入200余万元为该民兵应急连配备无人机、无人救生艇等一批高科技装备,让连队战斗力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然而,新装备入列之初,面对复杂的操作界面和专业术语,部分民兵产生了畏难情绪。一次训练间隙,黄显金把大家召集到该民兵应急连连旗下语重心长地说:“当年在太行山,左权将军带领战士们靠小米加步枪赢得战争胜利,如今我们钢多了、条件好了,没有什么理由退缩。我们是用英雄名字命名的民兵连队,困难面前决不能后退!”黄显金的一席话如重锤击鼓点燃了大家的斗志,他们前往设备厂家虚心向技术人员请教操作原理、来到兄弟单位学习操作技巧、走进训练场争分夺秒勤学苦练,很快让新装备形成了战斗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左权民兵应急连先后参加山林灭火、抗洪抢险等应急救援行动数十次,次次出色完成任务,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只有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才能无愧先辈!”这是该民兵应急连连长黄显金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全连民兵共同的感悟和心声。

近年来,左权民兵应急连像左权将军那样,在一次次义无反顾的坚定逆行中书写着忠诚答卷。2022年株洲市突发森林大火,火场附近3个村庄岌岌可危。左权民兵应急连50余名民兵星夜集结,携带专业灭火装备跨区支援。到达火场后,眼前景象触目惊心:山火已形成多个火点,浓烟滚滚遮天蔽日,灼人的热浪扑面而来,呛得人几乎窒息。现场指挥员临危不乱,迅速勘察地形后果断决策:协同地方工程机械,沿山脊线紧急开辟防火隔离带切断“火魔”去路。

白天,民兵们顶着近40℃的高温炙烤,脸上、手臂上布满树枝划开的血痕;夜晚,精疲力竭的他们就地和衣蜷缩在山坳背风处休整,饿了就啃几口面包,渴了就灌几口山涧凉水。当最后一处明火被彻底扑灭,一张张疲惫的脸上早已被浓烟熏得黢黑,唯有那面高扬的左权民兵应急连连旗在焦土余烬中猎猎作响、鲜红如初!

任务完成后,他们不仅没有沾沾自喜,反而开始针对此次任务中的细节进行复盘总结:如何提高开辟隔离带效率?如何借助科技力量完成灭火任务?如何加强扑火现场指挥协调?随后,他们推开“民兵+专职消防员+网格员+护林员”联防模式,建立民兵防火工作站并协调当地其他应急力量混编成组,划分责任片区开展常态巡查;修订完善民兵执行不同类型山火扑救任务方案预案,细化完善人员清单、装备清单、特情清单;分批组织民兵开展森林防灭火专业训练,重点围绕火情侦察、态势研判、力量配置、战术扑救等课目展开专攻精练,不断提升民兵分队森林灭火“硬实力”。

这样的“逆行”远非个例。2022年2月,罕见的暴雪压垮了醴陵某烟花厂仓库顶棚,堆积如山的烟花爆竹被埋压,情况十分危急!连长黄显金带领30名民兵骨干组成突击队,顶着刺骨寒风和随时可能发生二次坍塌的危险冲进废墟,肩扛手抬将危险品搬运到安全区域。连续4个多小时高强度奋战,他们双手冻得麻木通红,汗水在冰冷的棉服内凝结,最终所有货物安全转移,重大险情成功化解。

2023年5月渌水河畔暴雨初歇,一名群众不慎滑落江中被激流裹挟冲向下游,生命危在旦夕!途经此地的左权民兵应急连班长廖紫佳听到呼救声,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跃入冰冷汹涌的江水,他一次次奋力游向落水者、又一次次被无情的浪头冲开,手臂被杂物划伤,体力急速消耗,此时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信念:“救人!决不放弃!”最后,他拼尽全部力气终于抓住了落水者的手臂。此时,消防救援快艇也及时赶到,众人合力将奄奄一息的落水者救上岸。事后廖紫佳回忆道:“那时就想着,我是民兵,群众有难,死也要上!”

(本文图片由丁时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