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赵一曼舍子从戎、奔赴东北,带领游击队在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特别是她手持红绸双枪、身骑白色骏马的‘红枪白马’的英姿令日寇闻风丧胆……”初秋的赵一曼纪念馆内,当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一曼女子民兵分队民兵讲解员张希将赵一曼的英雄故事娓娓道来时,在场人员无不为之感动。这是一曼女子民兵分队民兵坚持十年如一日讲述革命故事、弘扬英雄精神的生动一幕。
1935年在东北地区参与抗日斗争的赵一曼身负重伤不幸落入敌手,1936年年仅31岁的她在珠河英勇就义。赵一曼用行动践行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铮铮誓言,她如炬的精神照亮了无数后来者的征程。为纪念赵一曼烈士,2012年一曼女子民兵分队在赵一曼的故乡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正式组建。
十三载春秋更迭,这支由基层干部、讲解员、医护人员、一线劳动者等组成的民兵队伍接力传承红色基因,积极学习英雄事迹擦亮精神底色、主动追寻英雄足迹练强过硬本领、自觉高擎英雄旗帜倾心为民服务,以担当作为和不懈奋斗的姿态续写着新时代民兵队伍的奋进之歌。
一曼女子民兵分队在赵一曼雕像前集体宣誓。
一曼女子民兵分队组织民兵参观赵一曼故居。
一曼女子民兵分队组织民兵进行医疗救护训练。
在学习英雄事迹中擦亮精神底色
“这块‘女子手工业社’木匾,见证了赵一曼组织妇女开展手工业生产,以支持革命工作的历史;这是赵一曼早年阅读过的《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是她接受新思想、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见证。”在一曼女子民兵分队队长桂丹丹的讲解下,赵一曼的成长经历鲜活起来。24年前,桂丹丹随父母迁至宜宾市并在赵一曼的母校就读,英雄事迹浸润了她的成长。“老师第一次讲赵一曼‘红枪白马’的故事时,我就暗下决心要做赵一曼那样的人。”桂丹丹说道。
“加入以英雄名字命名的民兵分队,就要学习英雄的事迹、传承英雄的精神。”这是一曼女子民兵分队组建后大家共同的心声。入队后,桂丹丹与其他民兵队员一起整理出以赵一曼生平事迹、家书原文、战斗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赵一曼精神学习手册》,成为民兵开展思想教育的必读书目;她们在一曼村打造“红色记忆墙”,邀请老战士、老党员口述历史,在潜移默化中使每一名民兵队员得到熏陶感染;每年烈士纪念日、抗战胜利日等重要节日,一曼女子民兵分队都要组织“缅怀先烈、誓立新功”教育活动和“向英烈致敬”宣誓仪式,引导大家自觉赓续英雄血脉、争当英雄传人。
“赵一曼的英勇事迹和精神丰碑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她的信仰力量和斗争智慧,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桂丹丹告诉记者,她们在抓好自身学习教育的同时,还面向民兵、应征青年、企业员工、学校师生宣讲赵一曼的英雄故事。
宜宾市第二中学团委书记、民兵李桂英就是在赵一曼的精神感染下加入到民兵队伍中来的。10多年来,李桂英一直坚持将赵一曼的《示儿书》作为她课堂上的开学第一课。“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她饱含深情的诵读,每次都令学生们眼含热泪。在她的引导下,赵一曼的故事在校园内外广为传颂,红色种子在学生们心里生根发芽。今年,一位往届学生发来信息:“李老师,您讲的故事我一直记得,今年我报名参军了!”谈及初心,李桂英由衷地说:“传承英烈精神,是一曼女子民兵分队民兵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今,在一曼女子民兵分队的带动下,翠屏区已形成“人人学英雄、个个讲奉献”的浓厚氛围,先后涌现出全国和全省“拥政爱民先进个人”、“征兵工作先进个人”、“践行强军目标先进个人”等先进典型30余人。
一曼女子民兵分队组织民兵进行无人机操作训练。
一曼女子民兵分队组织民兵进行徒步拉练。
在追寻英雄足迹中练强过硬本领
传承英雄志,精武当先锋。一曼女子民兵分队民兵不爱红装爱武装,自觉将赵一曼“红枪白马”的英雄气概融入精武强能的实际行动之中,续写着新时代的“一曼故事”。
清晨,天刚蒙蒙亮,训练场的灯光刺破薄雾,一曼女子民兵分队队员们的身影已在跑道上跃动,口号声铿锵有力。汗水很快浸湿了队员罗欢的作训服,她每一次踢腿、摆臂都力求做到标准。训练前,她刚安抚了因她不能参加家长会而有些失落的儿子。“缺席一次家长会,孩子可能会受委屈,但我希望用行动告诉他,妈妈在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像赵一曼烈士当年坚持她的信仰一样。”罗欢说道。
练兵场上,刻苦是她们最鲜明的标签。烈日炙烤下,她们坚持开展战术基础训练、伤员转运演练,面对疲惫与酸痛无人退缩。队长桂丹丹常用赵一曼的事迹激励队员:“想想革命先辈面对酷刑的钢铁意志,面对艰难环境的不屈精神,我们这点苦算什么!”新队员高荣刚入队参训时,3公里考核身体几乎虚脱,她咬牙坚持到底。“唯有拼尽全力,才对得起我们用英雄的名字命名的民兵分队。”她目光坚定地说。
今年6月,宜宾军分区组织民兵救援演练,面对“山体滑坡”后的复杂“灾区”,担任小队长的严群带领民兵队员迅速开辟通道,快速抢救“下肢被压、疑似骨折”的“伤员”。“先止血,再固定!”,她沉着指挥队员用止血带精准扎紧出血点,运用卷式夹板、三角巾实施固定,动作紧张有序、规范到位。紧急状况下的出色表现,正是她们日复一日严格训练的结果。
训练场一角,无人机操作训练火热进行。民兵李石希紧盯屏幕,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反复练习稳定操控;观察员王陶欣全神贯注,快速辨识回传画面标记关键信息;队长桂丹丹协同练习挂载物资的精准悬停与投放。“稳住!”、“标记既要快更要准!”提示声此起彼伏。一轮训练结束,李石希揉着发酸的眼睛说:“宜宾地势险峻,运用无人机实施侦察和投送物品,可以节省时间、提高精度,有利于高标准完成应战应急任务!”
据了解,近年来她们先后参与完成防汛救灾、森林灭火、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数十次,每次都出色完成任务。
在高擎英雄旗帜中倾心为民服务
“1929年,赵一曼在宜昌生下儿子。孩子仅一岁多,她便将其寄养在亲戚家,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到革命斗争之中。”桂丹丹告诉记者,赵一曼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精神,深深影响着一曼女子民兵分队的队员们,如今她们已成为助民为农的“服务队”、普及国防教育的“宣传队”、守护一方平安的“先锋队”。
今年春节,白花镇“和美乡村”文化活动如期举行,民兵温洁带领队员早早到岗,热情为游客指路、推介特产、提供应急药品,服务延伸至细微处。民兵石晓燕嗓子沙哑,笑容依然灿烂:“能让八方宾朋感受一曼故里的热情,累点也值!”记者翻开她们的执勤日志,只见密密麻麻写着:“协助寻回走失儿童”、“救助低血糖游客”……点滴记录里饱含着她们时刻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
在翠屏区的田间地头,同样活跃着女民兵的身影。面对部分村镇土地效益不高、生产模式单一,民兵唐娟带头申请流转土地百余亩,示范种植高附加值西兰花、辣椒,蹚出产业振兴新路。她的成功既为广大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又带领乡亲们走向共同富裕。
丰收喜悦之后,销售难题显现。女民兵们主动作为,将目光投向电商平台。她们开设“乡村电商课堂”,利用业余时间手把手教授村民拍摄、直播技巧。柑橘飘香的果园里,经过培训的村民们架起手机,自信地当起家乡特产“代言人”,充满乡土气息的直播吸引来众多订单。2024年,在一曼女子民兵分队助力下,白花镇通过电商渠道创造的土特产销售额达十余万元,让乡亲们的腰包鼓了起来。
征兵季,一曼女子民兵分队特有的感染力更加彰显。她们身着迷彩走进校园和社区,成为最具说服力的“征兵形象大使”。宣讲现场,她们不仅讲述赵一曼以身殉国的感人事迹,还及时分享自身在加入民兵队伍后得到的淬炼与成长。“新时代女性穿上迷彩,同样能扛起钢枪保家卫国!军营是成就人生的广阔天地!”民兵杨秋芳在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的宣讲,点燃了广大学子的从军热情。近年来,翠屏区适龄青年应征报名人数连年攀升,兵员质量逐年提高。
从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到训练一线的“冲锋者”,从服务乡亲的“贴心人”到国防教育的“播火者”,一曼女子民兵分队心怀“民”的柔情、肩扛“兵”的责任,在英雄故土续写着英雄荣光。(本文图片由郑 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