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永远的“突击队长”:感悟老英雄潘发科的奋斗情怀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王延升 责任编辑:杨红
2020-12-28 09:32:51

永远的“突击队长”

——感悟老英雄潘发科的奋斗情怀

■王延升

那是潘发科退休后的第二年。

时间接近午夜,医院手术室依旧灯火通明,走廊中、院子里依然人头攒动。

“老书记累倒在工地上,正在抢救!”

一条消息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人民医院广大职工中不胫而走,他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医院,久久不愿离去。

1年前,医院原党委书记潘发科从地区卫生处领导岗位退休。工作了大半辈子,他本想颐养天年,可人民医院计划为职工修建宿舍楼,需要一名懂建筑、会管理、有责任心的人来负责,大家很自然地想到这位老领导。潘发科没有推辞,挑起了这副重担。不论严冬还是酷暑,他都像在职时那样提前上班、推迟下班,奔波在施工现场。1年过去,职工宿舍楼可以交付使用了。就在此时,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的潘发科突然消化道大出血,倒在了工地上。

手术从上午10点进行到午夜,情况依然不乐观。在昏迷了72小时、先后3次被报病危后,潘发科奇迹般地醒了过来。大家看望他时都说:“好险啊!差一点再也见不上面了。”

潘发科却微微一笑:“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这一生早就交给了组织。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不会轻易就走的。”

面对生死考验,这位曾在西藏剿过匪、在边境打过仗,还参加过兰新铁路、哈密钢铁厂和天山独库公路等重大工程建设的突击队长,一向都是如此从容。如今谈及往事,身姿挺拔的他声音洪亮,思路清晰,丝毫看不出是一名脏腑不全、至今仍与病魔顽强搏斗的伤残军人。

攻 坚

潘发科出生在甘肃省民勤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4年,在内蒙古一家国营盐场当捞盐工的潘发科因工作勤恳认真,被曾是一名老八路的盐场场长认为是块当兵的“好料”,推荐他参军入伍。来到前身是359旅718团的新疆军区某红军团后,潘发科被分到一营三连五班。在部队这所大学校,他跟着班长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不管做什么事,这个吃苦长大的青年身上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经过半年脱盲学习,潘发科就可以给家里写信。不到1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3年,他就从一名战士成长为副排长,几次荣立三等功。

1958年7月,部队奉命去大河沿修建兰新铁路。在为国庆献礼的“三十里风口”大会战中,已是代理排长的潘发科被任命为突击队长,带着三连二排吃住在最艰苦的“风口”工地。大风刮跑了帐篷,他们就“天当帐篷地当床”,饿了啃几口干粮,困了就地打个盹儿。大战15天后,突击队以每人每天50立方沙土的工作量,提前20天完成任务,队长潘发科荣立二等功。任务结束后,军区又命令部队直接到哈密钢铁厂参加炼钢炉基座的修建。在这里,潘发科带领突击队学会了各种爆破技术,为后来参建独库公路打下基础。

1960年,潘发科带着全排战士垦荒种地获得大丰收,团里又给他记三等功1次。

冲 锋

在近30年军旅生涯中,潘发科的“突击”身影,不只出现在国防建设的工地上。

1961年,潘发科在西藏剿匪时腹部被手榴弹炸伤,但他负伤不下火线,再次荣立三等功。

1962年,边陲阴云密布,调任三营九连副连长的潘发科奉命和全连指战员一起奔赴战场。战前,潘发科再次被任命为突击队长。为了更有效地消灭敌人,他交回了配发的手枪,领回一支冲锋枪,背了8个弹夹和4颗手榴弹,带着突击队员义无反顾奔向前沿阵地,准备与敌人殊死一搏。

那场战斗是西线首战,上级指示一定要“首战必胜!一战撼敌!”战斗打响后,端着冲锋枪的潘发科带领突击队员向预定目标扑了上去。快到山下时,他们被敌人强大的火力压制得不能动弹。潘发科环顾四周,敌人踞守的山头易守难攻,正面攻击绝非易事。

“必须拿下山头!”他把红旗插在后腰,绕到山后悬崖下想爬上去,可脚上的毛皮鞋又重又滑。情急之下,他蹬掉毛皮鞋,光脚攀着崖壁艰难爬到山顶,一声大吼将枪口对准敌人,顿时让敌人的重机枪成了“哑巴”。

潘发科把红旗插到碉堡上,此时才觉得双脚冻得生疼。可看到红旗迎风飘扬,在皑皑白雪映衬下鲜艳夺目,他心里别提有多舒畅。

在另一场战斗中,潘发科的左腿被敌人的子弹打穿,他竟毫无察觉。战斗结束后,流出的鲜血结了冰,伤口才被其他同志发现。经检查,潘发科左腿粉碎性骨折,双下肢严重冻伤。

在整场边境作战中,潘发科作战勇敢,指挥得当,在其他连队久攻不下时,时任团长高焕昌直接打电话命令:“让潘发科带着他的突击队上来!”在潘发科影响下,九连指战员不怕牺牲、英勇作战,近三分之一的干部战士立功受奖,战士王忠殿用身体顶住爆破筒炸毁暗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奋 战

边境作战结束后,潘发科被誉为“活着的战斗英雄”,但他一直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朴实作风,不论之后任连长、营长、副团长,他都身先士卒,把每项任务都当成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来完成。

1975年至1979年,部队赴天山深处修筑战备公路。二营营长潘发科率领全营指战员一直奋战在海拔3000多米、全路段最为艰巨的铁力买提达坂上。其他已婚干部每年可以下山休假15天,唯独他一直坚守在“没有枪声的战场”,指挥放炮炸山。

“当时在团党委扩大会议上,各营负责人争前恐后受领最艰巨的任务,我是拍着胸脯争来的。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是拼命干,我作为一营之长如果下山休息,战士们怎么办?营里其他干部怎么看?”

5年时间里,身高一米八的潘发科,体重由上山时的180多斤减到下山时只剩120斤。他的头部曾被飞石砸伤缝了7针,团长、政委要拉他去住院,他却一口回绝:“这点小伤就去住院,那不跟在战场当逃兵一样吗?”头上裹着绷带的潘发科,仍然到工地现场指挥施工。

有一天,爆破任务完成天已擦黑,又下着大雪,回营下山时路滑得没法走,潘发科就坐在地上往下滑,被团里值班人员看见,他们开玩笑说二营营长是“坐滑梯下山”,在团里一时传为佳话。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982年,潘发科依依不舍地离开军营。组织上没有忘记这个屡立战功的老英雄,在乌鲁木齐市给他联系了两个正处级领导岗位任他挑选,他却选择在驻地附近一家医院工作。他发扬部队优良作风,扑下身子以身作则,与全院职工打成一片,赢得大家一致赞许。4年后,他成为该院党委书记。

如今,潘发科已是87岁高龄,日子过得勤俭。可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和老伴儿毫不犹豫地把积蓄捐了出去。尽管疾病缠身,他仍不遗余力发挥余热,经常受邀到机关、街道、学校作爱国主义报告。

“我的口号就是‘活着干,死了算!’”潘发科用6个字总结了自己的一生,也用一生践行着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