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军人后辈接过爱国奉献接力棒,选择军营建功立业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郝东红 等 责任编辑:杨红
2023-01-17 10:55:31

榜样·传承·奋斗

■郝东红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习主席发表2023年新年贺词时强调。梦想的实现,凝聚着先辈筚路蓝缕的奋斗、后来人笃行不怠的赓续。

事业的接力,是一棒接着一棒向前跑,是一程接着一程向前推进。个体的生命有限,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革命战争年代,为了保家卫国,兄弟兵、父子兵数不胜数。时代发展到今天,父子、兄弟乃至祖孙几代接力从军的故事仍不胜枚举。蒋宇凡从小听着舅舅王伟的故事长大,立志要当飞行员;孟诗妍从小知道父亲孟祥斌是因见义勇为而牺牲,高中毕业后也选择报考军校;肖荣基把肖思远当作前行的榜样,以参军报国继承哥哥的遗志……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作出了相同的选择,义无反顾地投身亲人无限热爱、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这既是英雄家风的潜移默化、持续熏陶,也是青年一代的自觉传承、无悔担当。

滴水见太阳。一代代中国军人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向前、义无反顾,他们的家人儿女在党和国家挑选的时候挺膺担当、前仆后继。建军90余年来,正是这种传承与接力,让军队和国防事业薪火相传、发展壮大。

他们的故事给予我们无限感动与触动,也呼唤着我们的自觉行动、主动担当。行动,是学习英烈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品格,牢固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志向,培塑“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的豪情;担当,是继承他们逐梦强军、保家卫国的遗志,强化整体国家安全观,关心关注国防建设,积极以青春热血、奋斗汗水投身和支持强军实践、国防建设。

“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今天的人民军队,东风浩荡呼唤最沉稳的“射手”、铁甲奔流呼唤最勇猛的“骑手”、航母弄潮呼唤最睿智的“舵手”、雄鹰展翅呼唤最强悍的“驭手”,我们唯有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接力传承、激扬青春,方能不负先烈、不负时代、不负年华!

军人后辈接过爱国奉献接力棒,选择军营建功立业——

爱你所爱的使命 走你所走的长路

邵安永在礁石上侦察附近海域情况。资料图片

邵梦哲在黄海前哨长门岩岛执勤。苏 扬摄

中士邵梦哲驻守在父亲曾扎根的小岛,延续父亲的梦想——

我找到了那块地图石

■于景潇 南建阳 王赓昱

黄海深处,烟波浩渺。

“在我执勤期间,情况一切正常,请接哨!”2022年的最后一晚,驻守在黄海前哨“四无”小岛——长门岩岛的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连中士邵梦哲将哨位郑重交给战友,顺着手电的光束,披着夜色返回宿舍。

这不是一座普通的小岛。对于年幼时的邵梦哲来说,这是已经退役的父亲邵安永曾经驻守的地方,是心中难以言说的思念。

1998年,军校毕业后,邵安永不顾家人反对,主动申请戍守“四无”小岛——长门岩岛。

“岛上的耐冬花又开了,真想带你看看……”年幼的邵梦哲每年只能和父亲见一两面,每次通话,父亲句句不离长门岩岛。那时,邵梦哲很想知道,父亲为何如此热爱这座岛。

2002年12月,他第一次随母亲上岛探亲。坐了将近4小时的渔船,他吐了一路。渔船靠岸,几个水泥桩子就是码头,不远处还有几间孤零零的石头营房,天地间安静得仿佛只能听见波涛声。

“一、二、拉,一、二、拉……”沿着崎岖蜿蜒的小路前行,他看到成群的官兵喊着号子,扛水泥、搬石沙,在光秃秃的岩石上建营房、垒阵地,在贫瘠的土地上洒肥料、种蔬菜,在陡峭的山峰上挖堑壕、修射孔……看着眼前的一幕幕,邵梦哲好像有些懂了父亲对这座岛的感情。

高中毕业后,邵梦哲毅然选择参军入伍。他没想到,自己会分配到父亲曾驻守过的这座小岛。

“把根在那儿扎深、扎牢。岛上的一切,都是代代‘老海岛’用血汗拼出来的。”得知儿子的去向,邵安永特意叮嘱邵梦哲。带着嘱托,邵梦哲登上小岛,壮志满怀。

岛上潮湿,身上的湿疹连成片;赶上营区翻新建设,每天训练之余还要扛砖修墙、搬沙凿地;石头路不好走,物资需要用肩扛上山……艰苦的生活让他有些吃不消。一次通话,他终于忍不住跟父亲哭诉。电话那头沉默许久,父亲只说了句:“累了就去看看地图石吧。”

邵安永所说的地图石,是岛上一块形状酷似中国地图的石头。2001年,为改善官兵生活,担任连长的邵安永带着战友用两个月时间,将陡峭的石坡挖平,托船从岛外运来土壤,开垦出一片菜地,这块石头就是开垦过程中发现的。

摸着地图石上的纹路,邵梦哲久久没有说话。从那以后,每当遇到挫折,他就靠着地图石坐一坐,仰望父亲曾看过的夜空,环视父亲曾守卫过的土地。他知道,这个小岛承载着父亲的青春、荣誉和梦想。

2021年,是建岛60周年,连队邀请邵安永重登长门岩岛。船靠上码头那一刻,邵安永的眼眶湿润了。看着曾经简陋的石板房变成坚固温暖的宿舍楼,曾经“靠天吃饭”的蓄水池变成多个结实的水库,海底电缆、海水净化系统、电锅炉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邵安永感慨万千。

送别时,邵梦哲对邵安永说:“放心吧,老连长,你的梦想将由我来延续!”

“海空卫士”王伟。资料图片

蒋宇凡(中)在新训结束时被评为体能标兵。张泽众摄

蒋宇凡追随舅舅、“海空卫士”王伟的脚步,成为一名飞行学员——

我要绘出自己的航迹

■卢潭照 栾振轩

“舅舅,我终于和您一样踏上飞行之路,即将飞上您最热爱的蓝天,成为您跨越22年的战友!”

寒假伊始,回到家中的空军航空大学某学院飞行学员蒋宇凡,来到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凤凰公园的“海空卫士”王伟纪念碑前,献上鲜花,留下一封信。

蒋宇凡的舅舅,是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中为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而壮烈牺牲的“海空卫士”王伟。儿时的蒋宇凡,在亲人日复一日的讲述中,熟知了舅舅的故事,也在心中播下飞行的种子。长大后,通过媒体报道和书籍资料,蒋宇凡对舅舅的认识愈发深入,崇敬之情也愈发强烈。“成为像舅舅一样的英雄!”这样的想法深深地烙在他的心里。

高三的一天,当招飞的机会出现在眼前,蒋宇凡内心所有的渴望化作一个声音:去飞吧,带着儿时的梦想,传承英雄的荣光!经过体检等一道道关口,蒋宇凡如愿以偿被选中了。

飞行的路不会一帆风顺,初入军营的蒋宇凡对此深有体会。近2个月的新训中,无论是严格的条令条例,还是高强度的体能训练,都让初出校门的他一时难以适应。汗水的酸与涩、训练的苦与累,成了他前进路上的“拦路虎”。

一天,蒋宇凡再次打开那本他从小到大翻看过无数遍的书《海空卫士——王伟》。书中,王伟年轻时写给父母信中的一句话再次吸引了他的注意——“小鸟不伤几次成不了翱翔蓝天的雄鹰,飞行员不经受磨炼就难以对付强敌。”这句话瞬间给他带来力量。“舅舅当初为了飞行吃了许多苦,今天我经历的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自此,蒋宇凡对自身要求更加严格,学习训练也更加刻苦,“跑不快就一遍遍地跑,力量弱就一次次地练,学不会就一点点地记”,他在日记本上这样写道。终于,在新训结束时,蒋宇凡获得新训标兵和体能标兵“双料标兵”,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蜕变。

“蒋宇凡从一名高中生转变为一名真正的军校学员,迈出了飞之初、战之初、兵之初的关键一步。”他所在学员队的政治教导员朱华强告诉笔者,“我明显感到,英雄精神的激励功不可没。”

如今,入学近半年,在不断接触飞行、学习飞行的过程中,蒋宇凡对舅舅的理解也愈发深刻。“虽然我还没有真正驾机飞向蓝天,但我已能深刻感受到蓝天在舅舅心中的分量,那是祖国的重量、军人的价值,我也愿意和舅舅一样为它付出自己的一切。我相信他一定会为我而骄傲。”

“舅舅,我要像您一样,好好学习飞行技术,早日绘出自己的战斗航迹,守卫祖国的壮美空天!”当被问及未来前进的方向与目标,蒋宇凡言语铿锵,目光坚定。

马柯长(左一)生前和妻儿拍摄的全家福。资料图片

应急机动间隙,马智辉提醒驾驶员行车注意事项。黄 龙摄

父亲牺牲在川藏线后,马智辉继承父亲遗志守护川藏线——

我的家就在川藏线上

■黄 龙 解放军报记者 杨明月

千里川藏线,天堑变通途。

1987年3月12日,时任原成都军区川藏兵站部雅江兵站副站长的马柯长提前结束休假,踏上川藏线返回部队。途经飞仙关时,因道路艰险、天黑雪大,车辆坠入山谷,马柯长不幸牺牲。

地处雅安芦山、天全,以及雅安市区交界的飞仙关是318国道川藏线上的“第一关”,因地势险峻、神仙难越而得名。1950年,解放军进军西藏,为保证进藏运输道路畅通,修建飞仙关铁索桥。2017年1月1日,马柯长牺牲的30年后,全长1608米的飞仙关隧道建成通车。飞仙关隧道绕过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使通行更加安全、顺畅。

马柯长牺牲后,被追授为“革命烈士”,当时马智辉只有5岁。马智辉的母亲陈格兰一直教导他,要继承父亲热爱的事业。在成长过程中,马智辉脑海里“父亲”的形象逐渐清晰,并成为他追求的标杆。后来,马智辉如愿考上军校。

2004年,从军校毕业的马智辉,主动选择来到雅江兵站。在西藏军区川藏兵站部工作的十几年时间,马智辉用心守护父亲生前用生命守护的地方。2008年至2014年期间,马智辉在位于康定的某部担任主官,部队离家很近,“开车也就十几分钟”。但为了工作,马智辉回家的次数很少。

从小在兵站长大,马智辉对川藏线上的官兵有着深厚的感情。2015年,他任川藏兵站部新都桥兵站站长后,想官兵之所想,急官兵之所急,让兵站发生了大变化。室内安装了地暖,大雪纷飞的天气,汽车兵住进去,感慨“热得受不住”;换上了空气能热水器,洗澡时一打开水龙头就是热水;无线路由器、加湿器、饮水机等一应俱全……

马智辉上高原十几年,辗转几个兵站,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践行着自己最初的誓言,用实际行动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在马队长身上,我读懂了什么是军人的奉献。”在如今马智辉任队长的川藏兵站部某大站勤务保障分队,大学生士兵李炜杰被他和父亲两代人坚守川藏线的故事深深感动。他准备申请留队,在兵站继续追逐自己的军旅梦。

1954年,川藏兵站部成立。60多年来,一代代官兵驰骋高原天路、扎根世界屋脊,先后有600余名官兵献出宝贵生命。2013年,中央军委给原成都军区川藏兵站部记一等功。

“我们的工作就是保障好过往的官兵,让他们吃得好,住得好。我们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马智辉和家人常年分居,妻子劝他转业回家,他一直没同意,“我的父亲牺牲在川藏线上,川藏线就是我的家,我愿意为川藏线奉献我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