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战区海军某保障大队舰炮技师李康振——
以“新兵”姿态从头学起
■张向远 冯光明
李康振正在检修设备。谭景超摄
夏日午后,南部战区海军某保障大队学习室里,一堂机械设计理论课开讲。大学生士兵黄越第一次以教员身份站上讲台授课,舰炮班班长李康振和战友们在台下聚精会神地听课、做笔记。
老师变学生,这已不是第一次。这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士兵参军入伍,这些学历高、基础好的新兵,让李康振深感本领恐慌,倒逼他以“新兵”姿态学习新知识,练强新本领。
李康振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9年,李康振入伍后,被分配至海军某装备修理营,担任坦克火炮技师。毫无机械操作经验的他,只能从“零”学起。训练场上,他钻进车体摸索线路,笔记本里写满密密麻麻的维修心得……不懈的努力让他成为一名合格的坦克火炮技师。
2018年,他所在部队转隶到某保障大队,岗位也由火炮技师调整为舰炮技师,负责舰炮维修工作。同样是火炮,一个在陆上,一个在海上,修理方式却是天壤之别,他不得不再次从“零”学起。为了尽快掌握相关知识,他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里面详细记录部件构造、功能及原理,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背记。
舰炮的供弹系统维修是李康振的短板。为此,他经常一个人铆在车间里加班练习,晚上灯光昏暗,他拿着手电筒练习维修操作,一直练到熟能生巧。
靠着这股拼劲,几个月后李康振通过专业资格考核,顺利获得舰炮技师资格证书。
没过多久,一场突发的考验接踵而至。某舰出航前夕,舰炮某系统发生故障,为了不影响舰艇出海时间,李康振带领战友开展紧急抢修工作。
拆零件、查线路、调参数……战友们按照装备检修流程仔细排查,始终找不到故障点。眼看时间分秒流逝,大家急得额头冒汗。这时,李康振在一个极易被忽视的位置,发现故障点,更换零部件后,设备恢复正常,确保舰艇准时出航。经过这次实战检验,李康振名声大振,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这几年,随着新装备列装部队,李康振又迎来了全新挑战。面对某新型舰炮保障需求,李康振再次以“新兵”姿态从头学起。他不放过任何拜师学艺的机会,当厂家技术团队巡检时,他“如影随形”,虚心向专家请教,认真记录操作要领。谈到李康振,专家称赞:“李康振是一个爱较真的人,遇到问题刨根问底,不搞明白不罢休!”
经过勤学苦练,李康振逐步掌握该型舰炮的维修要领,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在很短时间内具备了该型舰炮的保障能力。
从事装备保障16年来,李康振一次次将心态“归零”,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实现能力升级。他说:“装备保障工作一失万无,只有把技术学精了,才能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高效处理问题,做到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