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后人带先烈“归队”,一起走过天安门前
中国军网记者 郭亮 崔然 通讯员 李万强
徐浩文(左二)在队列中训练。李万强 摄
九三胜利日,走过天安门前的每一位受阅官兵,都是网友口中的“国家严选”,一水儿的身材挺拔、相貌堂堂、目光如炬。他们都有很多故事可讲。在火箭军方队里,有一位特别有故事的队员,他的故事时间跨度是80年。
这是徐浩文第二次参加阅兵。2019年,他作为装备方队成员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乘坐导弹发射车通过天安门广场。
今年参阅,徐浩文心里有更深层的想法,这个想法源自两张烈士证书。
“小的时候,我去爷爷家的厢房取东西,发现窗户上挂了两张牌子。”当时,年幼的他连牌子上的字还没认全,询问母亲后才知道,那是爷爷的大哥和二哥的烈士证书。
自那以后,他就时常一个人来到厢房,仔细阅读证书上的字,“心中慢慢就有一种抑制不住的自豪和崇拜。”
徐浩文爷爷辈兄弟五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大爷入伍,跟部队走后便再没了消息。到解放战争时,二爷又入伍,走了以后也是杳无音讯。
直到1983年8月1日建军节当天,镇里送来这两张证书——
徐维永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
徐维顺同志在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
落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一九八三年八月一日”。
两位英雄终于“回家”了。
今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徐浩文作为火箭军方队一员光荣接受党和人民检阅。他以自己的方式带着两位先烈“归队”,带他们走过天安门广场,一起看钢铁洪流,看笑靥如花,看大国力量,看复兴伟业……
徐浩文分享祖辈的抗战故事。刘明松 摄
参军入伍7年,徐浩文从一名导弹发射号手转岗为一名导弹工程兵。无论是发射导弹,还是为导弹筑巢,他始终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国家和军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在点滴中成长。“大爷、二爷投身民族解放的烽火硝烟,为的是让后辈不再受欺负。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部队、为国家做贡献,让所有的孩子都能生活在一个更和平、更稳定的环境里。”
岁月悠悠,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弦歌不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向如此。他们平凡而伟大,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