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七一勋章”获得者、护边员魏德友寻亲背后的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孙永库 责任编辑:王韵
2024-04-09 07:10:10

为了老兵的心愿

——“七一勋章”获得者、护边员魏德友寻亲背后的故事

■孙永库

“五弟,到家就给我打电话……”“我没来过新疆,上万里的路都找到了,一会儿上火车,明天倒飞机,还有人接站,你不用惦记我!”

3月6日晚,初春,新疆塔城仍有丝丝寒意。开往乌鲁木齐的K9856次列车马上要开车了,塔城火车站内,两位老人依依不舍、相互道别。

这是“七一勋章”获得者、护边员魏德友同多年没见面的弟弟魏德怀短暂团聚后,相互道别时的场景。这场60多年后的团聚背后,有一段温暖的寻亲故事。

魏德友与171号界碑合影。

分别60多年,就想着能和五弟见一面

在中哈边境萨尔布拉克草原,有一个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无人区。沿着蜿蜒崎岖的牧道一路向西,一栋由深褐色土块砌成的房子映入眼帘——这是魏德友和老伴的家,也是这方圆50平方公里唯一的住户。从这里再向西走一段路,就是中哈边境173号界碑。

魏德友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9师161团退休职工。他用一双厚实的脚板,巡边60年,被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1964年,在原北京军区某部服役的魏德友转业后响应党中央号召,一路向西,远赴西部边陲,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扎下了根。60年来,萨尔布拉克草原上的植被黄了又绿,当年一起来垦边的战友陆续还乡,边防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就连世世代代居住在草原的牧民都搬到了自然条件更好的牧场,魏德友却一直坚守在这里。

2022年,笔者与魏德友相识,之后一直保持联系。他不止一次对笔者说:“当初我是自愿来屯垦戍边的,就要坚持到底。”“党让我守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60年的戍边生涯,把他锤炼成了边境线上的“活界碑”,也走进了很多人的心里。同年夏秋,魏德友在放牧巡边时摔伤,住进石河子市医院。笔者闻讯后,联系沂蒙老区的“最美兵妈妈”朱呈镕等一道去看望。在医院住院那些天,即使躺在病床上,魏德友一直放心不下守边巡逻的事儿,心里还在惦记着每天早晨在家门口的升旗仪式。

今年春节前夕,笔者作为《政治指导员》杂志记者到新疆军区某边防团采访。准备出发之际,笔者接到朱呈镕的电话,得知她将带领“沂蒙红嫂拥军慰问团”到新疆边境放牧点慰问魏德友和边防连队。得知消息后,笔者便一同前往。

在乌鲁木齐机场转机飞塔城前,机场工作人员汪蕾听说我们要去慰问魏德友,专门安排了绿色通道,并联系两名乘务人员,帮助搬运物品登机。汪蕾表示:“魏德友和边防官兵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守卫边疆,守护我们的安全,令人敬佩。你们千里迢迢赶来也不容易,能为你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们非常高兴。”

这次见面,魏德友俨然已将笔者当成了老朋友。“人上了年纪容易回忆过去,更加怀念老家亲人。”说罢,拜托笔者帮忙寻找一下五弟。“自从当兵离家就一直没再见过五弟,60多年过去了,我都83岁了,就想着能和五弟见上一面……”魏德友边说边拭去眼角的泪水。

魏德友要找的五弟名叫魏德怀,生于1952年。当年,由于通讯不便,特别是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不能经常与老家联系。父亲去世那年,因为大雪封路,报丧的信1个多月后才到他的手上。魏德友还说,中间听说五弟为了谋生,1970年去了东北长白山,只知道他住的地方有个白字,剩下的就一无所知了。

魏德友与老伴展示“七一勋章”。

魏德友和魏德怀两兄弟在魏德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前合影。

对着边关明月,老哥俩流下喜悦的泪水

笔者长期在原沈阳军区机关工作,对东北的地名较为熟悉,听了魏德友的话,一下子想到了长白山脚下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于是,马上联系了白山市抚松县人武部部长朱峰,请他帮忙核实相关情况。

经过多方查找核实,朱峰于1月10日发来消息称,魏德友的弟弟魏德怀可能住在白山市抚松县泉阳镇。他还说:“我们已与老人取得联系,明天下午我们去看望老人家。”

朱峰了解到的情况是,魏德怀目前住在城乡接合部,老伴于2005年病逝,有2个孩子,儿子42岁,平时打些零工,东北山东两头跑。女儿35岁,患有重度精神疾病,需要有人随时照料。他们家已由过去的低保户变成五保户。

随后,笔者将这些信息和朱峰与老人合影照片,通过魏德友的女儿魏萍转给魏德友。即便是60多年没见面,魏德友一眼便认出与自己一奶同胞的五弟。他流着泪说:“看到五弟的照片,我心里难受,他又当爹又当妈,这些年日子过得不容易……”魏德友拜托笔者:“将来有机会去抚松县,一定代我谢谢大家。”

临近年关,在人武部和县残联帮助下,魏德怀把女儿送到康养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人武部领导和朱呈镕等人商量后决定,由笔者和朱呈镕去东北接魏德怀来新疆和哥哥一起过年。听说我们要去接他,魏德怀连连推托:“山东老家有习俗,年前是不串门的,我跟我哥说过了,等春暖花开时再去……”大家都信以为真。不承想,不会用手机、又没出过远门的魏德怀,却在2月17日,一个人从吉林松江河车站坐上火车到达辽宁沈阳,又在沈阳车站等待了1天多,才坐上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山东人仁义,他是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等坐上火车,魏德怀才打电话告诉哥哥魏德友。魏德友又惊又喜,赶紧给弟弟指路:“到了乌鲁木齐要换乘到塔城的火车,塔城火车站离我这有50公里,我让你侄女魏萍去车站接你。”不料,魏德怀在乌鲁木齐又等了一天一夜,才坐上开往塔城的火车。直到2月23日,魏萍才在塔城火车站接到因手机没了电而失联的叔叔。

坐了整整7天火车,穿越大半个中国的魏德怀,终于和哥哥团聚了。2月24日,兄弟俩在一起过了60多年来第一个元宵节。对着边关明月,老哥俩流下喜悦的泪水。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军地工作人员与魏德怀合影。

接力温暖归途,寻亲故事画上圆满句号

魏德怀心里惦记女儿的病情,没住两天,就提出要回东北。为让弟弟放心,魏德友让女儿魏萍同笔者联系,帮忙了解侄女的近况。朱峰得知相关情况后,随即安排工作人员前去看望,并现场录制了视频。老哥俩看了拍摄的现场视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笔者也借此机会跟老哥俩聊了几句。魏德怀和哥哥魏德友一样,都是纯朴的山东人,懂得感恩,也很容易知足。面对笔者的提问,魏德怀憨厚地笑着说:“政府给我兜了底,把我的困难都解决了,特别是把女儿送到康复中心,让我能腾出空过来与哥哥团聚,我不想再给政府和社会上的热心人添麻烦……”

笔者问他:“60多年没见面,不想哥哥吗?”“哪能不想呢!小时候的事,一辈子都忘不了,哥哥当兵走的那年,我才8岁。那时,老家人都不知道兵团是怎么回事,还以为我哥一直在部队当兵呢!兄弟如手足,能不想吗?……”魏德怀一边哭着说,魏德友一边用纸巾给他拭泪。

过完元宵节,魏德友要去牧场劳动,让魏德怀在家休息。可弟弟担心哥哥累着,坚持要一起去。魏德友心疼弟弟说:“你干不了这活。”弟弟反驳说:“咱庄稼人,一辈子什么活没干过,走吧,不行我们哥俩今天比试比试。”草垛旁,哥俩用力挥动镐耙,仿佛两个青壮年。

3月6日晚,团聚了13天后,老哥俩迎来依依惜别的时刻。魏德友给弟弟带了很多新疆特产,拉杆箱没装下,又加了一个双肩背包。弟弟对哥哥说:“这都超重了,你还往里塞,到机场要另交钱!”

魏德友守边放牧点距离塔城火车站有50多公里,他坚持要送弟弟到车站。在车站告别那一刻,老哥俩流下了不舍的泪水。魏德友说:“能见上弟弟一面,我很知足。”笔者不放心魏德怀一个人倒火车坐飞机,便联系了乌鲁木齐机场的汪蕾,她表示非常乐意帮忙照顾老人。老人到长春机场已是半夜,吉林市学雷锋志愿者韩同彦和李奉唐,分别到长春机场和吉林市客运站接送保障。3月8日下午,魏德怀老人安全到家。

第二天,魏德友从新疆给笔者打来电话说:“你们帮了我一个大忙,谢谢大家……”至此,这段寻亲故事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笔者与魏德友、魏德怀合影。

魏德友向执勤人员介绍边情。

(照片由焦玉庆、魏  萍提供

采访手记

关注老兵 与爱同行

■孙永库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旁牧牛羊。”这是我在魏德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采访时,最真切的感受。

这座基地收藏了魏德友的几件“宝”:军用旧水壶、收音机、军用望远镜和一根放牧的羊鞭。“一生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在魏德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黑色的大字格外醒目。铮铮誓言,一诺千金,魏德友说到了也做到了。

魏德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讲解员,大部分是来自孙龙珍民兵班的民兵。他们告诉我,魏德友从年轻小伙到耄耋老人,巡边总行程达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劝返临界人员上千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祖国守边防”的诺言。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魏德友的身体大不如前,需要关怀,更需要陪伴。所以,讲解员们一有空就会来魏爷爷这儿陪老人。

这两年,和魏德友接触,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他从来不说自己有什么难、有什么痛、有什么苦。这些年,各级来慰问、参观见学的人络绎不绝。每次有人问他有什么困难,他总是淡淡地说:“没困难,我挺好,很知足。”这是老兵的心声,笃定质朴。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像魏德友这样的老兵在逐渐老去,在他们有生之年给予更多关爱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在关爱老兵的行动中,不仅要注重解决老兵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还要关注老兵精神层面的困惑和需求,让他们真正有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关爱老兵,不一定都去做那些轰轰烈烈、锦上添花的大事,更要下大力气把老兵关注的小事办好、办实。这次军地接力为魏德友老人寻亲,是全社会关爱老兵、尊崇老兵的具体体现。尽管这个暖心的故事已经画上句号,但关爱老兵的爱心接力仍在继续。

近年来,随着学习老兵、崇敬老兵、关爱老兵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关爱老兵的路上“同行人”越来越多。因为同一种情怀,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聚到一起,形成军地互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生动局面。在这种积极氛围下,尽力帮老兵实现心愿,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不仅有意义,也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