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激战无名川

1953年元月,铁九师越过鸭绿江,相继完成龟城至价川、龟城至殷山、价川至大成里铁路抢修工作后,于7月15日起承担龟城至泰川铁路抢修重任。
敌人在3个多月里,对该段管区轰炸720架次,投弹540枚,机枪扫射更是家常便饭,造成铁路干线、枢纽和桥梁反复严重损毁。全体将士迎难而上,在重点桥梁和区段构筑防空设施,架设通信网络,预制好排架和工字梁。敌机轰炸后立即冲到现场抢修。他们还采用护轮轨拆除、护木分孔锯断、鱼尾板螺丝昼拆夜装等方法,使炸弹破坏减至最小,做到随炸随修,保证线路畅通。
一天,大宁江两座桥梁被同时炸毁。师团率3个连兵力赶赴现场,全体跳入江中抢修。敌机不停地轮番轰炸和扫射:炸弹在江中炸起冲天水柱,机枪打得钢轨火星四溅……战士们置生死于度外,整整奋战了11天,终于抢通了这两座桥梁。
他们与守护百岭川大桥的铁一师等师团的英勇故事,被改编为小说、电影《激战无名川》,他们为夺取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立下卓越功勋!
12、冰与火之歌

1953年2月4日开始,铁十师负责龟殷铁路价川至殷山段16.778公里的修建任务。初期,由于缺乏挖冻土的经验,边挖边冻,平均工效每人每天仅0.5立方米。铁十师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创造了多种开挖冻土的方法,使工效提高到2.3立方米以上。
广大指战员不顾敌机轰炸和零下20多度的严寒,在冰天雪地中除下皮衣,脱掉棉衣,甩开膀子挥动铁镐铁锹、铁锤钢钎、撬棍钉耙,加班加点突击施工。
很多同志负伤不下火线,黑夜打炮眼,因防空不能照明,就在钢钎上缠上白毛巾,摸黑作业。桥梁施工部队在没有防护服的情况下,轮流在冰水中坚持施工。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提前25天修通。彭德怀司令员发电嘉奖:“这条铁路的修建,不仅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也有其重大的经济意义。”
13、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在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中,铁道兵部队共有1481人牺牲、2989人负伤,荣立一、二、三等功12100人,集体二等功单位20个。其中特等功和一级战斗英雄1人、一等功和二级战斗英雄10人、一等功和二级模范1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后,铁道兵没有立刻回国,就地成立新建铁路指挥局,留在朝鲜帮助当地政府和人民修复铁路,重建家园,使朝鲜的铁路线路由107公里增至138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