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台湾青年在大陆书写青春奋斗故事
新华社记者陆华东、邓倩倩、阮周围
从东海之滨到彩云之南,从八闽山水到“芙蓉国”里,一群群台湾青年在大陆的广袤天地间挥洒青春。攻关高精尖医疗科技,瞄准“花团锦簇”海内外市场,创新激活乡村振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充满机遇的热土上,两岸青年的梦想交织碰撞,携手谱写“两岸一家亲”的时代华章。
用“心”守护生命防线
苏州大学的人工器官研究所徐博翎教授的实验室里,心跳的节奏被量化为精密的数据流。这位来自台湾的科学家带领团队研发的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为急重症患者带来希望。
2013年,取得英国剑桥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双博士学位的徐博翎,受聘全职担任苏州大学教授、人工器官研究所副所长。2017年,她创立了心擎医疗(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多器官生命支持平台。
“我想为医护人员打造与死神搏斗的武器。”谈及创业初心,徐博翎坦言,将研究成果落地,实实在在地解决急重症病人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是她一直想做的事情。国家对于高端医疗器械发展的大力扶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给予了徐博翎最终选择创业的底气和信心。
如今,心擎医疗的三款人工心脏和人工心肺已开展临床应用,其中第一款产品在去年4月获准上市后,已经在约30家医院得到应用。历经8年成长,从零起步的心擎医疗已经申请超过350个国内外专利。
“我们的力量虽小,但只要努力创新、奋斗,也可以为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竞争中增加信心,这就是我们当代青年的重要使命。”徐博翎说,希望更多台青来到大陆就业创业,实现人生价值。
“美丽经济”织就两岸共赢
云南嵩明的蝴蝶兰大棚里,各色蝴蝶兰如振翅蝶群停驻枝头,花影婆娑间,似有无数蝶翼在轻轻翕动。
昆明统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由台商陈嘉雄创办的台资企业,主营蝴蝶兰盆花、大苗、抽梗苗等,其中八成以上出口。经过20余年发展,公司已建立了丰富的蝴蝶兰品种库,蝴蝶兰品种已超过100种,年销售蝴蝶兰盆花近200万株。
作为台商二代,陈俞帆大学毕业后回到云南,将父亲的蝴蝶兰事业带入新阶段。“大陆对台农的扶持力度很大,让我们能专注创新。”陈俞帆介绍,除做好蝴蝶兰的育种和标准化、智能化种植,公司还致力于推动制定蝴蝶兰产品的国际标准。
如今,公司蝴蝶兰远销多国。陈俞帆有更宏大的愿景:“大陆市场潜力巨大,我们未来希望能开拓更大的海内外市场,让云南的鲜花芬芳世界。”
丹心黏连乡土记忆
青山翠谷间,来自台湾桃园的邱彬平走过无数的福建乡间小路,用青春脚步丈量八闽山水,带领团队挖掘乡村文化,为古村落注入新生机。
“我学的是地理科学专业,当下有很好的时代机遇,希望能发挥自己所长助力乡村发展。”他说。
2021年,邱彬平加入了福州随坪一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这是一支由两岸青年组成的乡建乡创团队。
邱彬平记得初到时,村民对改造方案半信半疑,他与团队挨家挨户沟通打消顾虑。挖掘当地文化,设计出“红军可乐”“畲族药膳包”等文创产品与地方特色村庄标志,让乡村特产从“藏在深闺人不知”到“揭开面纱惊八闽”。团队小伙伴还开设“里物”微店,助力乡村农产品销售。
在邱彬平看来,自己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陆这片海,是一场双向奔赴的“亲情”。邱彬平加入了福州市青年创业促进会的“大家庭”并担任理事,与团队小伙伴共同在闽北、闽东地区助力乡村改造。在政策扶持下,邱彬平见证并参与了诸多乡村的改造,使得地方建筑得到活化,一定程度上带动产业发展。
“大陆乡村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台湾青年应成为两岸交流的桥梁。”邱彬平说。
青春赛道跑出加速度
在中南大学商学院大四学生王檍芠眼中,大陆为她提供梦想起飞的跑道。
这位来自台湾新北的“00后”姑娘,来到长沙后很快熟悉并爱上这里的火热气氛。在学校,王檍芠融入很快,竞选成为了学校商学院学生会干部。进入毕业季的秋招阶段,王檍芠凭借在学校的优异表现被三家企业抛来橄榄枝。最终她选择入职一家电商企业成为市场管培生。
求职季里,王檍芠和大陆的同学们相互勉励。前段时间,她帮同学梳理简历亮点,分享面试应答技巧。当同学在面试中接连顺利通关时,他们一同喜悦。
青春的加速度,不仅源于个人奋斗,更得益于时代的托举。王檍芠常与同学分享求职经验:“大陆的就业政策为台青提供了公平赛道,无论是实习机会还是职业晋升,我们都站在同一起点。”
在未来职业规划中,她打算扎根大陆,运用岗位的技能从事乡村振兴相关工作,提高乡村品牌知名度。
“心”与大陆同频共振,蝴蝶兰香芬芳两岸,根连乡土传承文脉,昂扬姿态驭浪前行……台湾青年在大陆的奋斗故事仍在继续,绽放的青春永远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