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故里:“银发”志愿者情暖乡邻
石佳、常竣斐
“很多社区居民认识我,有什么需求就找‘云朵姐’!”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天鹅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被大家亲切称为“云朵姐”的志愿者崔新云。
今年71岁的崔新云是社区最早的一批志愿者之一。在“云朵姐”看来,做志愿者“既帮助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
天鹅塘社区居住着3.4万名居民,一共有4600多名志愿者。志愿者们既为环卫工人烧水,也帮忙照看生病在家的老人,他们构成了天鹅塘社区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
小社区能有如此多的志愿者,和望城的雷锋精神传承不无关系。“望城是雷锋的家乡,望城人是从小听着雷锋的故事长大的。”天鹅塘社区党总支书记雷瑶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发展志愿服务。当下在天鹅塘社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还成了志愿服务的“新兴力量”。
为了摸清居民的活动需求,社区工作人员线上发放调查问卷。天鹅塘社区副主任余洋翻看着需求台账说,社区根据银龄群体的需求量身定制活动,2024年开办了天鹅塘社区第一期老年大学。“今年9月举办第三期老年大学,包含瑜伽、交谊舞、书法、声乐等多种课程。经过一周的宣传报名,招收了160多名学员。”
“我前几年生了一场大病,那段时间情绪低落,是来自社区的关心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得益于社区的关怀,68岁的陈卓也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队。
因为擅长和人打交道,陈卓被推荐为志愿者队长,队伍原本只有二十来人,两个月的时间就发展到一百多人。陈卓作为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的“老行家”,还牵头组织起安全生产“敲门活动”:发现消防隐患,第一时间清理楼道杂物。
在天鹅塘社区,像崔新云、陈卓一样年过六旬的“银发”志愿者,还有1300多人。社区工作者创新性地打造老年友好“生态圈”“服务圈”“朋友圈”“康养圈”“亲情圈”,将退休老人群体的力量转化为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的重要资源。
“望城通过制定实施‘雷锋志愿者之城’等专项行动计划,持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我们要学习好贯彻好四中全会精神,更好地推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彰显老年志愿者的‘银龄力量’。”望城区委书记秦国良说。
(新华社长沙11月1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