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表决,将每年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立法形式确定该纪念日。当年9月3日,在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此处,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

次年9月3日,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那一天,中国举办了抗战胜利日大阅兵。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主题,举行的盛大阅兵。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再一次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
此外,吉林省档案馆于昨日公布了杨靖宇殉国前的战斗档案,方便公众了解杨靖宇率部牺牲前100余天,与日伪军警进行的47次战斗历程。国家图书馆也发布了日本细菌战资源库、《侵华日军细菌战档案汇编》等文献整理成果,该数据库面向全社会免费公益使用。
从官方到民间,中国人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如果回顾75年前的那段历史,自然不难理解这份沉甸甸的“仪式感”。
那是中华民族的至暗时刻。自近代以来,列强虎视眈眈、步步紧逼,满清政府昏庸无能、统治腐败。几乎所有的列强都发动或参与过侵华战争,几乎所有的侵华战争都以中国战败告终。“敌无日不可以来,国无日不可以亡”,这是当时中国的真实写照。

在甲午战争结束36年后,1931年,日本侵略者卷土重来,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他们气焰嚣张,认为中国不堪一击,战斗的结果必然同36年前并无二致。1937年,日本裕仁天皇询问当时的日本陆军大臣杉山元:“解决中国事变,需要多长时间?”当时杉山元答道:“只需要一个月”。
然而,日本侵略者打错了算盘。抗日战争成为了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奋起反击的起点。没有人想做亡国奴。当时的一篇报纸社评这样写道:“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因为大家有绝对的信仰,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并且确有把握,一定达到。”四川战士王建堂在出征前,其父王者诚更是送来一面“死旗”,用来“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战斗的代价,是巨大的牺牲。“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从来不是一句虚话。十四载艰苦奋战,终于换来了抗战胜利。
这是国家的胜利。侵略者被赶出国门,国家主权得以捍卫, 中国开始走回世界舞台的中央。这是民族的胜利。民族意识觉醒,英雄气概展现,曾经的民族耻辱彻底洗刷。这是正义的胜利。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我们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贡献者。
光

阴荏苒七十五载,今日之中国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然而,一些杂音不时入耳,混淆视听。歪曲诋毁抗日英雄、戏说解构抗战故事、年轻一代对抗战历史缺乏共情......种种现象,令人忧虑。与此同时,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抬头,公然否认侵略历史、参拜靖国神社,如此行径,令人不齿。

忘战必然自危,居安也需思忧。关于战争的那段刻骨铭心的苦痛记忆,令中国人民深深理解和平的来之不易。正因如此,我们就是要一次次以最高的规格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以此铭记历史、维护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