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匠”显身手!助推芜湖造船厂军品生产质量再升级
■闫培、邱路峰
走进芜湖造船厂车间,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其中,焊接机器人挥舞手臂快速焊接的场面格外引人注目。
“动作潇洒,技艺高超”,这就是芜湖造船厂引入的“智能工匠”——具有视觉智能识别功能的小组立全自动焊接机器人系统。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该系统可以自动识别焊接工件,自动跟踪焊缝,一键操作,实现基于知识库的全自动的智能化焊接。

芜湖造船厂引进的焊接机器人系统。
“建设智能机器人焊接生产线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精准对接部队需要、战场需要,打造一流军品。” 芜湖造船厂副总工程师、海装研发室经理宋现国介绍说。近年来,海军新型舰艇如同“下饺子”,“网红战舰”不断出现。他们共同点都是采用新型钢,这类新型钢具有钢板薄、强度高、耐腐蚀性强等优点,对焊接工艺的精确性、高效率、稳定性有着极高要求,传统的人工焊接很难精准控制焊接质量。为适应这一变化,芜湖造船厂主动作为,积极推动“智造”升级,引进两条智能机器人焊接生产线,并通过大量科学数据支撑,实现焊接由人工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芜湖造船厂引进的焊接机器人系统。
焊花飞溅的工作现场,正在屏幕前操作焊接机器人的小李兴奋地介绍,机器人焊接一次成型,能大大减少焊接过程中电流电压变化,将焊接变形控制在±3mm/肋位,比正常手工焊接变形量±6/肋位提升了将近一倍,极大的提升了船体焊接生产效率和质量。

芜湖造船厂引进的焊接机器人系统。
“智能机器人生产线只是芜湖造船厂在智能制造方面又一次尝试,也是‘做实军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芜湖造船厂紧跟军队改革步伐,聚焦新时代海军建设需要,以突破常规、勇于变革的魄力和勇气,探索芜船现代造船新模式,在“创建绿色工厂、培育精益生产能力、推动智能制造升级”等方面展开部署,先后建成并投产国内造船行业首套多工作台、离散非标组件自动焊接工作站等工艺技术,有力推动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新时代的中国战舰惊艳世界,为建设世界一流海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