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头条>>正文

中外联演见证我军快速发展
外媒评点“和平使命”解放军收获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作者:章节 风雷责任编辑:王李宇薇2014-08-20 09:41

中吉双方联合围剿小分队在抢占高地。李翔 摄 (资料图)

训练理念愈加开放

2002年10月,中国与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在两国边境地区举行联合反恐军事演习,首开中国军队与外国军队联合实兵演习的先河。那之后,中外联演联训逐步常态化,不仅是一个“外交活动”,也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为提高解放军实战化水平切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2002~200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与有关国家的军队举行了以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宣传建设和谐世界理念、营造国际和平环境为目的的17次联合军演。而2002~2011年中国军队已与28个国家举行了50次陆海空中外联合演习和训练。

中国军队参加的联演联训,从双边到多边、从境内到境外、从陆军到空海军、从传统安全领域到非传统安全领域,在联合对象、参演力量、涉及领域、课目设置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反恐演习中,中国空军实现了首次成建制、成规模,首次使用国产新型武器装备出国参演;中国与加蓬联合举行的“和平天使-2009”人道主义医疗救援联合行动,开创了中国军队与外军举行卫勤联合演习的先例;“维和使命-2009”中蒙维和联合训练,是中国军队首次在维和领域与外军举行联合训练;2009年9月,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与俄罗斯海军护航编队在亚丁湾西部海域进行了“和平蓝盾-2009”联合演习,开辟了中国军队与其他国家军队进行联合军演的新“战场”;中国和罗马尼亚陆军举行的“友谊行动-2010”山地部队联合训练,是我军第一次在国内与欧洲国家军队进行联合训练。

2013年,中国军队与外军共进行了17场联演联训,演习区域从东半球到西半球,演习课目从海上安全到救援减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次数最多、设计课目最广的一年。其中,在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演期间,双方首次将参演舰艇全部混编,首次组织水面舰艇编队进行互为条件的超视距攻防演练,首次组织潜艇与水面舰艇编队进行自主对抗。

这些一方面显示出中国军队开放练兵的理念,另一方面,中国军队从一场场演练中汲取国外先进训练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理念。

这一点,对空军尤为明显。据巴基斯坦媒体报道,今年5月,中国空军与巴基斯坦空军在拉菲克基地,举行代号为“雄鹰-III”的双边空军联合训练。这是继2011年和2013年之后,中巴两国空军第三次举行联训。虽然巴空军装备并不是特别先进,但他们平日非常强调其空中和地面人员的作战训练,且定期与盟国空军举行演习,并与美国空军等全世界最优秀的几支空军举行过多次联合训练,已符合了美军的标准。

中巴联训对于中国飞行员的实战化水平提升大有裨益。实际上,与外军的联合训练更重要的地方在于,让中方参演参训人员开阔眼界,促进了国内组训形式和方式的改进。有分析认为,中国空军近年来卓有成效的“自由空战”训练,以及塔台模式改革,就是在中外联训中借鉴了外军的训练理念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