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的前前后后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傅柒生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4-09-28 04:05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笑谈之间,历史的风云在伟人的笔下凝成如此的慷慨气魄

“进城去!”3月,随着朱德的这声招呼,取得入闽首捷——长岭寨大捷的红四军队伍,从宝珠门和惠吉门两座古城门浩浩荡荡地开进长汀城。

入城之后,红四军帮助地方党组织建立了闽西第一个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闽西人民兴高采烈、欢欣鼓舞,他们实实在在地触摸到了新社会革命政权的脉动,相信自己很快可以昂头挺胸真正过上人的生活了。

在繁华富庶的长汀,长期转战于罗霄山脉的红四军官兵终于可以踏实地喘口气了。他们洗澡理发,到饭馆“打牙祭”,还穿上了崭新的灰布军装。

嗜书如命的毛泽东一头扎进了红四军缴获的大批古今书籍中,快乐不可名状。他查阅了《汀州府志》和《长汀县志》,并别出心裁地请来了钱粮师爷、老衙役、老裁缝、教书先生、佃农、游民等6种人来座谈,摸清了长汀的政治经济状况和风俗民情。

1929年3月20日,毛泽东在长汀辛耕别墅主持召开了中共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在赣南、闽西开展游击战争,发动群众建立公开的赤色割据局面,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这一决策巧合地为后来全国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和中心区域——中央苏区勾画了一幅宏伟的蓝图。

1929年4月,红四军趁蒋桂战争爆发之机,回师赣南,经古城,出武夷山,进抵瑞金,与从井冈山突围出来的彭德怀部队会师。5月初,红五军回到了井冈山,恢复了湘赣边界的割据局面。中旬,红四军第二次由赣入闽,抢渡滔滔汀江河。再于5月23日、6月3日、19日三次攻克闽西重镇龙岩城,重创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一混成旅。

三打龙岩后,毛泽东双手叉腰立在龙津河的一座小桥上,兴奋地说:“陈毅岂可无诗?”

“党代表见笑了。”刚从硝烟中走来的陈毅应声作诗吟咏:“闽赣路千里,春花笑吐红。败军气犹壮,一鼓下汀龙。”

毛泽东连连击掌叫好。早已胸有成竹的他,也即兴填了一首《清平乐·蒋桂战争》。词曰:“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笑谈之间,历史的风云在伟人的笔下凝成如此的慷慨气魄!

此时,土地革命的烈火已经在闽西大地上熊熊燃烧起来。经过几个月的斗争,到1929年7月,龙岩、永定、上杭、长汀、连城、武平等县相继建立了各级红色政权;6县范围之内,中共党员增加了3倍,发展到近3000人;闽西红色区域纵横300多里,呈现出“战地黄花分外香”“寥廓江天万里霜”的大好景象。这不仅彰显了红四军下井冈山之后的革命斗争与实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且客观上为古田会议的召开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条件,奠定了可靠的创新思路基础。

何其壮阔!何等辉煌!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