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名人进军营第二季一路向南——
“我们的长征在路上”阅读超亿
■中国军网记者 钱宗阳 葛志强 姚佳宁 张华清

“我在西沙永兴岛,这里的4G信号满格。”9月27日下午,新浪微博知名网友“震长”写下了一条微博,很快吸引了大量粉丝参与互动。第一次来到西沙,站在西沙“老龙头”,看惊涛拍岸,远眺笔直矗立在礁石上的西沙哨兵,“震长”感到很震撼。
当天下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主办、解放军报和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协办的“我们的长征在路上”网络名人进军营第二季活动,在西沙永兴岛落下帷幕。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动一路收获。从“平江起义团”出发,数十位网络名人在涿州、湛江、三亚、西沙等地,走进英雄部队,体验军人生活,近距离感受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强军兴军新征程。仅仅一周时间,微博话题“我们的长征在路上”阅读量就超过一亿次。
从北向南,在不同部队感受同样的传统——
新长征,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出发前,参加活动的网络名人“点子正”在微博里写道:如果说长征是地球上的“红飘带”,那么长征精神就是中国人心中的“红飘带”。我们的长征在路上,我们和英雄在一起!
我们的长征在路上,是网络名人进军营第二季活动的主题;我们和英雄在一起,是去年第一季活动的主题。与“点子正”一样,此次活动的许多参与者,曾多次在网上发声捍卫英雄,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平江起义团”是此次活动的首站,该团诞生于彭德怀等领导的平江起义。在团史馆里,一双红军穿过的草鞋吸引了大家的围观。当年,“平江起义团”的先辈们在缺衣少吃的条件下,穿着这样的草鞋走过万水千山,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奇袭大渡河、巧战直罗镇,立下赫赫战功。
征服了“雪山”“草地”,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一路南下,网络大咖们走进湛江军分区“中元山英雄连”。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该连官兵坚守中元山16个昼夜,打退了敌人的数十次进攻。当时全连56人,有53人牺牲。在空军航空兵某师,一架老式拉-11螺旋桨战机同样引来围观。年轻的志愿军空军正是驾驶着这型战机,创造了用螺旋桨飞机击落喷气式飞机的先例。
出演过电视剧《三八线》的知名演员战卫华参加了此次活动,他的外公就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在他看来,从长征到抗美援朝再到今天,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一脉相承。装备处于明显劣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正是靠这种精神,战胜了朝鲜的冰天雪地和“钢多气少”的敌人。
由北往南,在不同的军兵种部队,网络名人们感受着同样的精神传承。
登上西沙永兴岛,体验高温、高热、高湿的“三高”气候,品尝当年守岛官兵喝的咸涩的“岛水”,与“天涯哨兵”一起站岗。“爱国爱岛、乐守天涯”的西沙精神,深深感染着大家。
“过去,有的小岛上只有一部电话,给家人打电话要排队,每人通话5分钟,现在有了移动网络,还有商业街北京路,店铺门上贴着‘军人优先’,岛上还可以网购……”聆听着官兵讲述西沙的变化,网络名人们感动而振奋。
正如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有关部门领导所言:“夺取新长征伟大胜利,是一场艰苦卓绝的远征,不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次活动主题之所以叫‘我们的长征在路上’,就是要网聚强国兴军正能量,走好民族复兴新长征。”
新长征在路上,最美的风景是人——
“岁月静好,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你从未告诉过我,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却知道你什么时候启程。当你把咱家冰箱塞得满满的时候,当你把地板擦了一遍又一遍的时候,当你抱着儿子亲了又亲的时候,当你看着我却突然沉默无语的时候,这几天你一定启程……”
走进海军某潜艇支队,这首小诗让许多人悄悄拭泪。与遭遇过“水下断崖”急速掉深却奇迹般生还的372潜艇官兵座谈,网络名人们感受着闯过“鬼门关”的惊心动魄。
电工技师陈祖军曾在危急关头封舱,把自己关在海水不断涌入的舱室内。如果堵漏失败,他将被海水淹没。“当时害怕吗?”“来不及恐惧!平时怎么练的,我们就怎么做。”明明是生死抉择,陈祖军说起来却十分平静,这段对话,被许多网络名人发上微博。
新长征在路上,最美的风景是人。
海军陆战队某旅女兵宋玺是北京大学才女。活动当天,她徒手攀上十几层高的楼顶,随后又飞身索降。记者捕捉到宋玺的手掌不小心被擦破皮,流了不少血,可她浑然不觉,依旧微笑着与大家互动。这张手的特写照片发上微博后,网络名人点赞道:“这就是流血流汗不流泪。”
永兴岛,面积不到3平方公里。这颗“南海明珠”远离祖国大陆,从三亚出发,要在船上颠簸一整夜才能够到达。遇到寒潮和台风,通往外界的交通就会中断。
在西沙服役14年的四级军士长陈宏,女儿出生时恰逢寒潮,他原本请了假,却离不了岛。一个多月后,陈宏终于探亲回家,妻子开车到车站接他。坐上车,两人默默无言,妻子“哇哇”放声哭了十多分钟。但他在岛上坚守这么多年,从未想过离开。
女兵分队队长陈俪颖,在岛上待了7年,原本白皙的皮肤变得黝黑。参加活动的网友问她:“你们平时保养皮肤吗?”她和战友相视一笑:“保养也没用啊,这里太阳很毒,刚贴完一块美白面膜,一出去执行任务,白搭了!”
提干后,陈俪颖本来可以离开西沙,可她还是选择了回来,因为真心喜欢这里。离女兵分队不远,就是岛上唯一的商业街。这条街道只有几百米长,周末女兵们“逛街”却会换上裙子,好好梳妆打扮一番。
西沙的美,离不开岛上的“绿化班”。四级军士长陈亮亮扎根14年,像照顾孩子一样,一把土一把沙地将一草一木维护成眼前的模样。几天前,他的右眼刚被岛上的野蜂蜇过,还有些红肿。采访时,他连连摆手说:“别拍我别拍我,不好看!”因为岛上环境恶劣,陈亮亮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很多。大家反复告诉他,这不影响军人形象,他才勉强同意拍照。
在微博上,记者情不自禁写道:“老班长,这样一点都不难看,你就是中国军人的样子!”
“80多年前,参加红军长征的大都是十八九岁的青年。今天依然是一群年轻人,在默默付出保卫着国家。”在活动结束之际的“强军火炬网上传递”仪式上,网络名人刘仰感慨道:“强国强军新长征,这些年轻人依然在路上。岁月静好,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