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调整改革期间,如何保留人才和激发人才活力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赵杰 王微粒 王冲 责任编辑:张硕
2018-01-19 03:10:03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关键要有大批优秀人才作支撑。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集聚优秀人才。在国防和军队改革向纵深推进之际,防止人才流失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以下两个单位在调整改革中保留人才和激发人才活力的做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请关注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报道——

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激发科研骨干荣誉感责任感

事业留人,搭建干事创业广阔平台

解放军报讯  特约记者赵杰报道:年薪80万元、大面积住房、豪华轿车……2017年底,面对地方企业给出的优厚待遇,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研究员刘瑞朝再次谢绝。“真的不动心?”有人问。刘瑞朝坦诚地说:“我当然希望日子过得更好一点,但放不下手头这么重要的工作,舍不得离开这么好的平台!”

刘瑞朝所说的重要工作,是指由他领衔的一系列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课题;他讲的平台,是指该院新调整组建后肥沃的科研土壤和良好的创新环境。记者了解到,像刘瑞朝这样谢绝地方优厚待遇、选择坚守军事科研阵地的,在该院为数不少。

在军队科研机构改革中,该院由几个历史悠久、成果丰硕、在全国全军很有影响力的科研单位调整组建而成,担负着十分重要的科研任务,承担的许多科研项目事关国防建设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利益。调整改革中,该院面临机构重组、编制受限、部分人员转岗等实际,人才队伍建设出现诸多难题。该院首届党委确立“以崇高事业留住人、以一流平台吸引人、以良好前景激发人”理念,采取有力举措防止骨干人才流失。他们对所属单位科技人才队伍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在定编定岗、项目负责人遴选等工作中,对科研骨干优先使用、委以重任。

在此基础上,该院大力加强科研条件建设,打造一流科研平台,积极申报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持续推进数十项重大科研项目和200余项科研设计任务,为科研骨干施展才华创造条件。他们还抓紧描绘发展蓝图,制订了涵盖一大批重点攻关项目和科研平台建设的远景规划,燃起大家心中的希望之火。该院一些科研骨干表示:“个人岗位与国家安全利益联系紧密,这份荣誉与责任激励着我们继续奋斗!”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为教研人员办实事解难题

环境暖人,激发办学育人强大动力

解放军报讯  王微粒、王冲报道:元旦前夕,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75名平均年龄不到38岁的中青年教研骨干走上专业系和教研室领导岗位。该院官兵纷纷表示,干部任用全程公开、程序规范,大家心服口服。此前不久,该院部分领导机关刚刚完成整体搬迁,将办公场地腾给新成立的专业系作为教研场所。

在院校调整改革中,该院由独立院校整体转隶为国防科技大学所属的二级学院,编制员额紧张,一些干部面临走留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是,人才培养任务有增无减,保留教研骨干显得尤为紧迫。为防止骨干人才流失,该院通过政策倾斜、项目扶持、帮困解难等多种形式,为大家谋发展、办实事,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

该院党委扎实抓好改革专题教育,深入剖析现实矛盾,正面回应官兵关切,力戒在教育中“喊口号、唱高调”。院党委成员深入教研单位,与大家敞开心扉谈现状、摆问题,帮助大家分析发展路径,教育引导官兵正确看待、积极适应调整改革中的新情况,经受改革考验。

“越是矛盾集中,越要公正透明!”该院党委严格落实调整改革中干部政策,通过公开选拔,将一大批教研能力强、群众威信高、发展潜力大的教研骨干任用到教研领导岗位。他们持续推进人才培养工程,按照“一人一案”模式,为一批中青年教研骨干量身定制扶持计划,让大家真切感受到组织的关怀。

与此同时,该院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优先改善教研保障条件,大力解决涉及干部教员切身利益的家属随军随调、子女入学入托、生活困难救济等问题,办成了一些大家看得见、官兵得实惠的好事实事。某教研室主任唐波坦言:“良好的内部氛围,让原本处于思想波动期的我们感到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