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习主席回信一周年,再访玉麦那两朵绚烂的格桑花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张和芸 晏良 李国涛 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8-10-19 03:38:31

玉麦很大,大到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超过一些国家的面积;玉麦也很小,小到在过去50多年里有34年,只生活着一家三口——卓嘎、央宗姐妹和她们的父亲桑杰曲巴。然而,这里的每一天,都有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卓嘎、央宗和家人坚守在这里,用半个世纪凝铸爱国爱家的壮举。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文章——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卓嘎、央宗姐妹俩扎根边陲放牧戍边,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格桑花开沐朝阳

■解放军报记者 张和芸 特约记者 晏 良 通讯员 李国涛

从日拉雪山上极目远眺,在雪线之下的牧场和原始森林包围的山谷深处,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村落,那就是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的玉麦乡。

玉麦很大,大到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超过一些国家的面积;玉麦也很小,小到在过去50多年里有34年,只生活着一家三口——卓嘎、央宗姐妹和她们的父亲桑杰曲巴。然而,这里的每一天,都有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卓嘎、央宗和家人坚守在这里,用半个世纪凝铸爱国爱家的壮举。

2017年10月28日,习主席专门给卓嘎、央宗姐妹回信,褒奖她们爱国守边的行为,并“希望你们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习主席回信一周年前夕,记者翻越两座海拔5000米的雪山,去探访那两朵绚烂的格桑花。

“只有人在,才能把家看好,这块土地才能守得住”

新建藏式住宅上方、昼夜灯火通明的工地、因房屋重建临时搭建的铁皮房顶……在玉麦,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就是最绚丽的风景。

清晨,国旗迎着太阳冉冉升起,玉麦军民高声齐唱国歌。建筑工地上,工人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眼前的一幕让卓嘎和央宗眼眶湿润,她们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阿爸桑杰曲巴能够看到这一幕——“看到在玉麦,国旗下汇聚这么多的戍边人,阿爸梦里都会笑醒的!”

桑杰曲巴是忠诚的护旗手。

曾经,玉麦有几十户人家,人口达300多人。解放军进藏之初,山外匪徒散布谣言,很多人受蛊惑离开了故土,只有桑杰曲巴等少数几户人家留了下来。守家不易。玉麦自然条件恶劣,半年雨半年雪,粮食需从山外运进。每一次,桑杰曲巴都要赶着牦牛,花上十几天,翻越3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跨过陡峭山谷、穿越沼泽遍布的原始森林,才能把一点珍贵的青稞驮回玉麦。随着山外生活越来越好,邻居们纷纷内迁,再后来,卓嘎、央宗的阿妈病死在外出寻医的牦牛背上,小妹妹也在暴风雪中夭折,全乡只剩下父女三人。但桑杰曲巴始终坚信:“只有人在,才能把家看好,这块土地才能守得住。”

家要守,日子却不平静。有一年夏天,一群荷枪实弹的外国士兵,把该国国旗插在了玉麦海拔5000多米的山头上。桑杰曲巴被惹怒了,花了整整两天时间,爬上雪山拔下了该国国旗。他还跑去外国士兵的设卡点抗议:“我的爷爷曾在这里放牧,我的阿爸也在这里放牧,我们现在还在这里放牧,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此后,在中国的土地上升起五星红旗,成了桑杰曲巴不变的信念。

玉麦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下只有3个人。57岁的卓嘎记得,那天,阿爸开会回来,带回了红黄两种颜色的布料。以为阿爸要缝新衣裳的姐妹俩兴奋不已,天黑了也不肯上床,围坐在阿爸身边。伴着忽明忽暗的油灯,阿爸把红布裁得方方正正,又从黄布上剪出五角星,一针一线缝在红布上。第二天一早,红旗升起在屋顶。阿爸让姐妹俩记住:“这是国旗!有国旗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神圣领土!”

像这样的国旗,桑杰曲巴一共缝了4面。此后放牧守边,一家人走到哪里,就把国旗带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