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军永远是红军!”
回望

1937年,抗日烽火燃遍华夏大地。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主动提出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经谈判,国共两党最终达成协议。红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后,部队编制、机构设置和服装、标志基本都与国民党军队相同。
一支承载着光荣记忆的队伍,一支曾让蒋介石寝食难安的队伍,如今却要换上国民党的军装,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这让许多战士难以接受。有的直言不讳:“我们当初参军闹革命,就是为了打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可现在打来打去,我们也成了国军”;有的领到衣帽愤怒地抛在地上,甚至哭了起来;还有一些老战士气得摔碗、摔盘子……
时任八路军129师师长的刘伯承,敏锐地察觉到了战士们心中的不安,亲自做动员和思想教育。然而,一名战士突然站起来,打断了他的讲话:“我不干,宁肯回去当农民种地,也绝不穿国军军服,戴老蒋的青天白日帽子。”刘伯承动了真火,怒斥道:“你有意见可以提,但身为军人,你的组织纪律性哪儿去了?”会后,刘伯承指示政工干部耐心说服教育,让战士们明白,改编是为了更好地救国救民。
9月6日,刘伯承主持129师抗日誓师大会。雨中,有人提议推迟,刘伯承却坚定地说:“不行,今天是129师出征的日子,不能改,誓师大会必须按时进行。”为了做通指战员们不愿佩戴“青天白日”帽徽的思想工作,他动情地说:“我们要把阶级的仇恨埋在心里,跟国民党合作抗日……”说罢,刘伯承将红军的八角帽缓缓摘下来,抚摸着上面的红五星,深情说道:“不管戴什么帽子,不管穿什么衣服,我们的心永远是鲜红的。”
“现在换帽子!”在刘伯承师长的一声命令下,全师指战员一起带上了准备好的灰色军帽。
也是在当天,第386旅旅长陈赓在日记中写道:“此时大雨如倾,人人精神焕发,口号震天,没有畏雨者。我们红军永远是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任凭换个什么名义,戴上什么帽子,我们始终为了共产党的光荣而奋斗!”
短评
红军改编,变的是番号与服饰,不变的是军魂与信仰。将士们坚决听党话,含泪换下珍视的红五星八角帽,以更高境界践行救国救民的初心,这正是对“党指挥枪”这一根本原则的生动诠释。
我军是拿枪杆子的,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党的方向就是军队的方向,党的任务规定军队的使命。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面对缺衣少食的现实情况,面对武器装备强过我军数倍的敌人,我军依然成长为无坚不摧、无敌不克的劲旅雄师,靠的就是全军官兵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实践证明,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
如今,人民军队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因素对战争的影响和制约更加突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尖锐。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考验,如果没有对党忠诚这个政治上的“定盘星”,军队就难以经受各种考验,就可能不打自垮。
距离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还有不到两年时间,任务艰巨繁重,全军官兵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弘扬“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好传统、好作风,持续深化政治整训,强化组织观念、服从组织安排,不为噪音所扰,不为流言所惑,不为暗流所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党、信党、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