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第80集团军某旅“红五连”,这里似乎和其他连队没有区别:整齐划一的内务,铿锵有力的呼号……
然而,走进荣誉室,满目的红色让记者精神为之一振。整整11面荣誉战旗静静悬挂:“精忠排”“清江英雄部队”“战斗勇敢”“进军千里”“突破临津江英雄班”……每面战旗都是浴血战斗的铭记,都是先辈用生命锻造的荣光。
连长李金泽介绍,“红五连”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师机炮连,1933年6月组建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百余场战斗洗礼,铸就了“闻战则喜,所向披靡”的不朽连魂。
连队历史绵延,至今已92载。而如今,连队官兵平均年龄仅24岁。和官兵聊起连队历史,记者强烈感受到年轻官兵对连队厚重荣誉的珍视,也看到了他们的压力与思考——
一边是战旗上赫赫威名带来的自豪感,一边是新装备迭代带来的本领恐慌;一边是连史中精神土壤的滋养,一边是现代信息流对老传统老经验的冲击。
英雄连队的官兵,如何赓续荣光,在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中创造不凡业绩?于是,一场新时代的“荣誉之战”,在压力与思考中展开。
一支功勋连队的“荣誉之战”
■郎子聪 解放军报记者 李 琳

第80集团军某旅“红五连”官兵进行训练。张仲彪 摄

第80集团军某旅“红五连”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张龙 摄
一场比武遇冷暴露的思想包袱——
不能让荣誉成了官兵“不可承受之重”
指导员崔健记得,一年前他从机关接到任职命令,第一次走进“红五连”,就遇到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全旅进行群众性练兵比武竞赛,五连竟然没人报名。
一番了解过后,崔健听到了战士们的心里话:“指导员,我怕上场万一失误了,给‘红五连’抹黑……”
“沉甸甸的荣誉,竟然成了沉甸甸的负担。”崔健深感意外,“连队2次荣立集体一等功、7次荣立集体二等功、18次荣立集体三等功。没想到因为格外珍惜荣誉,部分官兵竟背上了思想包袱。”
不能让荣誉成了官兵“不可承受之重”。怎么办?连队干部们寻找着破解方法。
很快迎来一个契机,旅、营、连三级联动开展专业大比武。连队组织选拔,下士程扬以较大优势脱颖而出。可没想到,他找到连长和指导员:“大比武高手如云,我能行吗?”
连长、指导员没有简单地给他打气,而是借机把连队当月的战斗精神教育课安排到了荣誉室。
“程扬,你说说‘精忠排’这面战旗的由来。”
“1943年初,日军对盐阜地区进行大扫荡。我连在‘反扫荡’战斗中英勇顽强,3排战士在指导员王恩祥带领下,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战至弹尽粮绝后,与敌展开肉搏战,击毙击伤70余名敌人,全排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3排被授予‘精忠排’荣誉称号。”
作为“红五连”一员,下连第一站到连队荣誉室,第一课讲连队光荣传统,第一首歌唱的是连歌,每月还坚持战史战例学习,程扬和战友们对这段辉煌历史如数家珍。
“那时的连队先辈,为了完成任务,战斗到全部牺牲,他们有退缩的吗?如今,面对比武,我们有退缩的余地吗?”
那堂课,大家围绕“荣誉是拼出来的,还是保出来的”畅所欲言。“一个荣誉等身的连队,就像体育场上曾经的冠军。如果抱着‘守’的心态,比赛必然畏手畏脚、患得患失。只有放开手脚、奋力拼搏,才有再次登顶的可能。”
不少战士若有所思,程扬更是被深深触动。他没再说什么,自己主动加练。后来,在比武中,他一举夺得全营第一的好成绩,荣立三等功。
载誉归来,程扬的照片被悬挂在连队一楼门厅旁的墙上。以此为例,连队党支部在全连展开“荣誉观”大讨论,激励官兵争创新的荣誉。
记者注意到,这面墙上,“铸红军魂、建精锐连”8个大字下,不仅有官兵立功受奖的照片,还有“龙虎榜”“攻关榜”等内容。
对此,崔健说,让大家放下思想包袱,并不是靠一堂课、一次比武、一名战士的示范作用就能解决,但程扬比武的经历确实给连队带来了一股劲儿。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股劲儿全方位激发出来。”
前不久,连队远程机动至某野外训练场,接受上级军事训练检查考核。中士张世龙成为炮长不足一个月,就被抽入实弹射击考核组,代表连队出战。
“过去,我一直以连队为骄傲。今天,要让连队以我为骄傲。”这一次,“冲”成了官兵的共同选择。考核当天,遭遇战车瞄准数据跳变特情,张世龙果断切换手动校射模式,凭借自己牢记的弹道修正口诀,连续3发炮弹命中移动靶标,所在车组取得考核总评第一的好成绩。
如今,官兵观念的变化,给连队带来了累累硕果。一张红榜,记录了近一年来连队“突围”的足迹:一级上士李茗霖蝉联旅军械员集训比武冠军;排长张梓轩研发训练考核器材在全旅推广;排长孙大禄利用3D感知模型助力营指挥编组作业考核取得优异成绩;排长刘亚林在新排长强训考核中取得综合成绩第二名……
前不久,连队荣誉室又添两块新奖牌:连队被旅评为“全员达标连”,被集团军表彰为“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
一轮班长大换位背后的担当意识——
我们看得最重的评价是能打胜仗
和“红五连”官兵一起摸爬滚打,记者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连队班长大多是初级军士。
为什么不由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担任班长骨干呢?连长李金泽告诉记者,过去,管理骨干确实以中级以上军士为主。变化,源于一次“危机”。
近年来,“红五连”迎来主战装备的全面换代。看着威武的新战车,全连上下摩拳擦掌。但首次实装机动训练,就有两辆新战车接连“趴窝”。全连上上下下,心急如焚。
当晚,荣誉室灯火通明。李金泽站在“进军千里”的锦旗前说:“同志们,看看这面旗!1949年我连官兵奉命追歼逃敌,靠着铁脚板,连续行军47天,行程1000多公里。如今,我们驾驭着可以日行千里新型战车,能力怎么能停留在过去?”
转型的阵痛,远比想象的强烈。面对新型仪表盘和复杂的火控系统,一场全员参与的“能力升级”开始了。连队骨干带头,成立装甲底盘、通信链路、火力打击3个攻关小组。
但矛盾随之凸显出来,参与攻关的都是班排骨干,他们还要担负繁杂的日常管理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如何实现效率最大化?
有人提出,能否让部分年轻同志担任管理骨干,从而将一些研战经验丰富的中高级军士从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更专注地投入新装备训练中。
这一提议得到了连队党支部的支持。部分老班长却有些抵触:“班长班长,兵头将尾”,这是一份“牌面”啊。
“装备转型任务、训法战法研究是当前第一要务,战斗力生成考核马上进行,这个时候顶得上去,才是真正的‘牌面’!”连长一番话,点醒了在场的人。
一场攻坚战打响了。白天,官兵钻车底、摸管线、练协同;夜晚,啃原理、研手册、画图纸。老班长单磊转岗装甲输送车驾驶员,将训练经验梳理归纳成40余条实用操作技巧,使驾驶员培养周期大幅缩短;老班长罗奎转岗为火炮技师,探索交叉滚动升级训法,有效提升训练质效……
在旅战斗力生成考核中,五连驾驶、通信、射击三大专业成绩全部优秀。更令人振奋的是,作为全旅首个进行新装备实弹射击的连队,五连上第一车、打第一炮,首发命中,最终在旅战斗力生成检验考核中名列前茅。
“作为一支荣誉连队,我们看得最重的评价是能打胜仗。”崔健发现,形成了共识,许多不好协调的关系舒畅了,看似难解的矛盾也化解了。
在不久前的一场红蓝对抗训练中,担负夺控清剿任务的五连官兵,在火力分队掩护下向“敌”发起冲锋。平时作为主攻突击队的二排,在进攻受阻后,主动担负起支援任务,全力掩护其他排对“敌”重要目标发起夺控。最终,三排率先夺占“敌”指挥所,为进攻打开了通道。
一次对抗失利唤醒的发展定力——
只能打顺风局,何谈进取精神
并非所有的叙事,如同电影里的“超级英雄”,能够“一路开挂”般讲下去。
五连也是如此。
仲夏时节,渤海湾畔,一场实战化对抗训练落下帷幕。令人意外的是,已将新装备操作要领烂熟于心的五连官兵,在战斗打响后,因对情况判断失误、战术不贴合实际,导致封控行动被“敌”突破……
训练失利像块巨石,压在连队每个人心头。
排长徐申平时喜欢军史研究。他提议,把对抗训练的复盘先放一放,大家先一起找一找,战功赫赫的五连历史上面临过哪些不利局面。
“1934年,连队参加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失败后参加长征。”
“高扬战役中,连长牺牲,弹药打光,和日寇、伪军拼起了刺刀……”
一支92岁的连队,就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身经百战的五连,一路遇到的都是顺风局吗?只能打顺风局,何谈进取精神?”
徐申提出的问题,既是激励,也是思考:一支历史厚重的连队,既要有冲击胜利的勇气,也要有面对挫折和失利的发展定力。
复盘、总结、反思,连队党支部带领大家寻找失利的原因。经过激烈讨论,大家认识到,这次训练,连队输在了战法打法滞后上。尤其是侦察的“眼睛”不亮,再勇猛的拳头也打不准。
“五连需要插上‘信息之翼’,把无人机、无人车等新质装备的战法搞活。”然而,无人机操作难度大,缺少专业教练员;日常训练任务重,缺少专研精练的时间;真实战场环境复杂,缺少模拟作战场地……进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五连官兵在磕磕绊绊的探索中坚定前行。
“荣誉连队有时也需要一点‘钝感力’。”前来蹲点调研的一位机关干事坦言,带领“心气儿高”的年轻官兵面对失利甚至是失败的局面,需要的不仅是激励,更要有信任和宽容。“我们旅有13个历史厚重的荣誉连队,如何让荣誉连队一直‘红’下去,我们正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优评先与动态管理机制,树立长期发展、全面进步的工作导向。”
离开连队时,指导员崔健正在为集团军组织的新毕业排长集训做准备,记者在他发言稿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五连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突破,又不断自我重塑的过程。我们会有流泪的时刻,会有低头走路的时刻。但只要走过去,这些时刻会化作光,照亮更远的征程。
亲历者说
接过先辈的旗 带好连队的兵
■崔 健
一年前,我调任“红五连”担任政治指导员。到了连队,映入眼帘便是连队门前“战斗勇敢”4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尽管在机关工作时已对连队的历史和荣誉有所了解,但当真正面对这样一支历经战火洗礼、功勋战绩卓著、使命任务光荣的红军连队时,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瞬间涌上心头。
上任后第一件事,我就来到连队荣誉室,一面面斑驳泛黄的荣誉战旗震撼着我的心灵:1948年1月,闻家台歼灭战,连队冲进敌阵地,俘敌1000余人,被授予“战斗勇敢”锦旗;1949年4月,官兵徒步行军1000多公里追歼逃敌,被授予“进军千里”锦旗;抗美援朝战场上,全连冒着严寒直插临津江,六班被评为“突破临津江英雄班”……
回望连队过往的荣誉,一个个问号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能胜任红军连队的主官吗?我能传承好先辈们的战旗吗?
在这一过程中,我目睹了战士们如何将荣誉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今年集团军抽考前夕,连里刚由副班长转岗为炮手的张世龙面临巨大挑战。新专业对他来说几乎从零开始,那些日子,训练场上,最早出现的是他对着炮具反复琢磨的身影;夜深了,学习室仍然有他加班钻研理论的身影。他硬是凭着“白加黑”的苦练,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考核中,张世龙操作熟练,准确命中目标,取得了优秀成绩。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红五连”战士那种不畏难、不服输的劲头。
让我难忘的还有上等兵路满。去年9月,即将服役期满的他,仍然坚守在军械员的岗位上。面对枯燥的装备清点、保养维护工作,他没有一丝懈怠。有人说:“都快走了,还这么认真干吗?”他却回答:“只要在‘红五连’一天,我就要对得起连队的荣誉。”从他身上,我感受到普通战士对荣誉那份最质朴、最真诚的守护。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曾经的那些问号也在与连队战友的朝夕相处、摸爬滚打中被逐一拉直。2024年底,连队因成绩突出,被集团军表彰为“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当我接过这块金灿灿的奖牌时,眼前闪过的是全连官兵日夜拼搏的汗水与热血,感受到的是先辈们殷切注视的目光,看到的是连队拼搏向上的崭新样子。
作为红军连队的主官,素质过硬是带兵打仗的底气,更是传承旗帜的责任。阔步强军新征程,我将与全连官兵一起,向着新的高地加速奔跑,让“红五连”的战旗永远飘扬在强军胜战的征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