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为中国载人航天注入澎湃动能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张 艳 记 者 朱柏妍
10月31日23时44分,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关键一战,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十四五”规划的圆满收官。
这座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航天城,在“十四五”期间以年均20次以上的高密度发射,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从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到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并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再到中国空间站从“一居室”升级“三居室”,作为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全程见证并托举了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与发展。
与此同时,为积极适应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常态化任务需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科技创新为牵引,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优化测试发射流程和指挥程序,大大缩短了发射准备时间。
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来说,2022年,是压力与成长并存的一年。那一年,神舟十四号搜救回收、神舟十五号测试发射、神舟十六号应急待命等多线任务同步准备、并行展开。面对高强度考验,他们秉承“一仗接着一仗打,仗仗都要打胜仗”的坚定信念,在夜间最低温度接近40年极值条件下,圆满完成神舟十五号发射任务,在暗夜严寒条件下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搜救回收任务,实现航天员舱落机临、健康出舱、安全返京。
创新,为中国载人航天不断注入澎湃动能。除了保障发射任务,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还积极探索载人航天、探月等工程的科技前沿,不断寻求创新突破。5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任务连战连捷,每年执行2次神舟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累计将25名航天员、30人次成功送入太空。
2024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25次航天发射和搜索回收任务的同时,广泛开展“三新三小”创新创造活动,形成多项成果,有效提升了装备保障效能。
2025年6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实施“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梦舟载人飞船是未来支撑空间站应用与发展、载人月球探测等任务的核心载人飞行器。零高度逃逸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新的重要突破。
探索无人摆渡、无人巡逻、无人牵引等技术,实现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无人转运;推动智慧化项目建设,实现塔架平台远程智能开合等多项创新;自主研发发射场任务态势感知系统,实现了液体火箭发射任务应急值班模式;建强航天发射数智中心,研发任务流程管控系统……一张张耀眼的成绩单,记录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十四五”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相继建成蓝箭航天液氧甲烷发射场、中科宇航固体火箭发射工位、可重复使用火箭试验阵地等,新建一系列商业专用发射试验设施,满足未来天龙三号、朱雀三号、智神星一号、力箭二号等新型商业火箭高密度发射需求。
河西走廊,戈壁腹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塔架巍然矗立。中国航天人用一次次圆满成功、一项项技术创新,在星辰大海的探索征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时代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