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辛平:从伟大的民族抗战中汲取强军力量

来源:解放军报责任编辑:菅琳
2014-09-03 01:44

从伟大的民族抗战中汲取强军力量

——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之际

大江东去,惟有冲过百折千转之急流,方有一马平川之壮阔。民族进程,亦复如是。苦难与辉煌,相生相依。

把时针拨回到69年前的9月3日,硝烟散尽,天空廓清,那个秋日格外晴朗。尽管神州大地满目疮痍,战争创伤俯拾皆是,但这并没有妨碍这片土地上的主人们,尽情欢庆第一个抗战胜利纪念日。万家爆竹通宵,商铺陈酒售罄。“全中国人都欢喜得发疯了!”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华日报》,欢喜之情洋溢版面。

抗倭十四载,血战乾坤赤。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为中国抗日战争,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了一个欣喜而沉重的句号。

正如习主席所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页。”

以热血写就的民族历史,是有温度的。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通过决议,正式将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以国家立法形式正式确定抗战胜利纪念日,这在新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彰显了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铭记历史,就要珍视和平之不易,保持忧患之痛感,汲取强军之力量。

伟大的抗日战争,一洗百年屈辱,更洗刷了“甲午之耻”!

甲午战争,清军惨败。由此,东洋三岛转入对中国为时半个世纪的蔑视与不屑,“支那”等辱华之称,随之而出。

近代以来,处于“崇军尚武”癫狂中的日本,生出军国主义怪胎,并“不间断地从战争走向战争”,步步蚕食中国。1931年,日本悍然制造九一八事变,全国兴起抗日救亡运动。

6年后的7月7日,随着卢沟桥畔一声枪响,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与过去所不同的是,这次侵略战争不以割地赔款为目的,而是要“灭亡中国、绝我族类”。

铁蹄下,“满腔悲苦,一言难尽”。“七七事变”后不久,《大公报》记者士焯在见闻中写道:“他们(日本鬼子)向长辛店地方索要少女一百名,经当局请求后,他们反说‘亡国的人民,还顾什么廉耻!’三家店一老妇,年已届六十,被敌军轮奸而死。此种行为,实非人类所有。五六岁的小孩在街中心疾走,被敌人以枪射杀……”

屈辱,刺痛民族自尊。企图鲸吞中国的日本侵略者,促使全国各族人民觉醒、团结、凝聚。

一位大学校长曾经这样激励抗日将士:“经我们血染的山河,一定为我们所有。民族的生存和荣誉,只有靠自己民族的头颅和鲜血才可保持”。

1935年底,在瓦窑堡会议上,我党就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西安事变,在我党的积极斡旋和主导下,又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四万万五千万各族同胞,实现空前大团结。面对日寇屠刀,父老乡亲,兄弟姐妹,手臂相挽,誓死抗击。

那些散落民间的故事,为全民族抗战作了更具感性的诠释。在北京密云,邓玉芬妈妈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感喟:“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然而,为了不做亡国奴,无数个邓妈妈大义凛然。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也“各尽所能,各竭所有”,支援救亡抗战。

“以前只是一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目睹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凝聚起抗战的磅礴力量,著名作家朱自清感慨万千。

一个觉醒和团结的民族,是任何外部力量也难以撼动、难以摧垮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