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伟大民族的奋起之旅 走出一条新生之路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晓亮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6-08-31 03:09

长征万里自有源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1934年10月17日夜,秋风萧瑟,秋水寒凛,秋月清冷,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中央政府所属机关和红一、三、五、八、九军团8.6万余人,分别从于都县城的东门等8个渡口过河,踏上漫漫长征路。“整个国家走上了征途。”埃德加·斯诺形象地说。

转移之路也是新生之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中央苏区由原来纵横千里,缩小到300余里,敌人重兵压境,形势日趋危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山水相连、民风淳朴,物资丰裕、便于军需筹措,有利于大部队行动的于都,被选为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的集结地和出发地。来不及休整、匆匆出发的将士,本以为一转身即可回到熟悉的红土地,却不知二万五千里的行程需要用生命去丈量。

“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必将产生无穷的力量。”半个世纪后,美国人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依然对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队伍发出由衷的赞叹。靠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他们将一次危机四伏的被动撤退,变为一个开创革命新局面的起点;将一段险象环生的艰难跋涉,变成一首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将一次饱受屈辱的苦难历程,变成一次伟大民族的奋起之旅,走出了一条用不朽和传奇铸就的胜利之路、新生之路。

转移之路也是希望之路。年轻的红军不仅要面对来自敌人疯狂的围追堵截,还要面对来自内部从困惑中觉醒、在迷惘中探索的精神炼狱。离开中央苏区,这是一次没有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作深入思想发动,没有做从阵地战转为运动战、从依靠根据地转为脱离根据地充分准备的仓促转移。

被动挨打、重大牺牲的惨痛教训,深深地刺痛和警醒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红军将士,正反对比促使党和红军总结反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和红军的领导人创造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越来越深入人心,历史作出正确抉择,党和红军绝处逢生、浴火重生。于都河水映照着将士们艰难前行的步伐,他们以空前的英勇无畏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开始了一次谋求生存和胜利的大胆尝试,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成了浴血奋战、彪炳史册的主人公,他们用坚定不移的脚步走出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

转移之路也是播种之路。红军在苏区人民的养育支持下成长壮大,当年仅有36万人口的于都县,有10万多人支前参战,6万儿女加入红军,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1.6万多人。那些个日夜,苏区及于都人民倾其所有,扩红参军、借谷征粮、捐木架桥,全力支援红军突围转移。苏区人民同红军将士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甘愿承受任何艰难困苦,不计代价、毫无保留。

这支由苏区人民辛勤养育、带着无尽眷恋的队伍,深知人民的支持是红军的力量源泉,根据地建设是红军的有力支撑保障。在此后的征途中,红军用“秋毫无犯”的纪律、“菩萨兵”的形象、“歃血为盟”的真诚,一路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爱戴。红军所到之处,沿途群众争先恐后地帮助筹款筹粮、烧水送饭、传递消息、掩护伤员……

于都河依然静静地流淌,河畔刻有“长征源”三个字的石碑默默地守望着。红军长征已经成为历史,但用鲜血和艰辛铺就的长征奇迹,矗立起了一座座无与伦比的丰碑,在人类的精神天空闪耀着动人的光芒,历久弥新、更加璀璨,照耀着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