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红军走过的荆棘之路 走好强国强军新长征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何 雷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6-10-13 00:02

走好强国强军新长征

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习近平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的英雄壮举。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粉碎了上百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历尽千难万险,转战14个省,长驱数万里,胜利会师于陕甘,成功地将中国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

长征锻造的长征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的胜利,就是要回顾红军走过的荆棘之路,重温红军经历的苦难辉煌,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站在新的起点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不移地走好实现强国强军目标的新长征。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决听党话,铁心跟党走

长征的胜利首先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胜利。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从长征的全过程看,有两个问题关乎党和红军的前途命运:一是引领红军向哪里去的战略方向问题;二是如何使党和红军摆脱被动局面的军事指挥问题。这两个重大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一个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中国革命史上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正因为如此,党和红军才能够实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走打结合,避实击虚,克敌制胜;才能够适时调整战略方向,突出重围,使战略退却转变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伟大进军。历史证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是红军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挫折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违背这一原则,就会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危害和破坏。长征中,张国焘自恃枪多人多,从伸手向党要权到公开分裂党分裂红军,严重破坏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给红军造成重大损失。中共中央和包括红四方面军在内的红军广大官兵坚持原则,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最终实现了三大主力红军的胜利会师。毛泽东在总结这段历史时深刻指出:共产党员不争个人的兵权,但要争党的兵权,要争人民的兵权。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

长征胜利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错综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严峻。敌对势力加紧策动“颜色革命”,实施网上“文化冷战”和“政治转基因”工程,叫嚣“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从根本上讲,就是企图对我军官兵去魂拔根,通过虚无历史、渗透洗脑来模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个魂,动摇党指挥枪这个根。习近平主席深刻强调: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我军性质和宗旨、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越是形势复杂、越是情况严峻,我们越要在这个根本原则问题上,保持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坚决。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决维护和绝对服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