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心脏强壮,摔打一下皮肉无关紧要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胡永生责任编辑:董玥
2017-08-21 10:50

心脏强壮,摔打一下皮肉无关紧要

“一个人活着要有心脏。心脏强壮,摔打一下皮肉无关紧要。党支部就是连队的心脏。”井冈山斗争中,毛泽东对各位前委说,把连队党支部建设好,让连队的心脏坚强地跳动起来,才会使党的血液,流遍我们这支部队的全身。

一项制度关乎一支军队的辉煌。“支部建在连上”这一伟大创举,既是兵权始终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的组织保障,也是党指挥枪原则落到基层、“达于士兵”的根本保证,确保了我军军魂不变、宗旨不变、本色不变。

正因此,习主席在庆祝建军90周年大会上指出,历史告诉我们,党指挥枪是保持人民军队本质和宗旨的根本保障,这是我们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一路走来,这一真理使我军有了更强壮的“心脏”,血脉奔涌,所向无敌。

我军创建之初,“心脏”并不是很强壮,甚至是非常孱弱的。南昌起义仅5天,第十师师长蔡廷锴怀有异心,一声令下就把5000人的部队拉走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走了不过10天,逃跑的人就有一大半。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为关键的是“组织薄弱、没有抓住士兵,故经不起严重考验”。

生死存亡关头,三湾改编,确定“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为“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水口建党,创立了我军第一个连队党支部。支部建在连上成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史上一座重要里程碑。从此,一支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应运而生。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支部建在连上这一伟大创举,成功地把党的组织与军队的编成有机地、自上而下地嵌合在了一起,用一个个坚如磐石的支部构筑了军队党的组织根基,把一个个犹如红色种子的党员植入了连队并迅速成长发芽。

一次,朱德带部队下井冈山,路上遇到困难。毛泽东率三营前去接应,却突然遭到敌人包围,于是决定分散突围后到某地再集合。队伍集合后,发现少了一个担架兵。当毛泽东和朱德回到井冈山后,才发现担架兵已经回来了。

要知道,红军初创时期,生活艰苦、斗争残酷,当时开小差的战士有不少。但三营为什么能这样?就是因为党支部建在连上,党领导军队有了制度支撑,部队历经挫折而不溃败就有了凝聚力,官兵面对危局而不退缩就有了主心骨。

90载金戈铁马,90年坚定不移。无论革命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无论战争形态样式怎样演变、部队内外环境怎样变化、军队组织形态怎样调整,“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始终没变,“战斗堡垒”的地位始终没变。党支部像磁铁一样把官兵紧紧凝聚在一起,艰苦奋战而不溃散,历经考验而不变质,党旗更红、军旗更艳。

“这发展、那进步,离不开有个好支部。”基层党支部作为军队中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基础单元,是核心,是“龙头”,是组织开展工作的“一线阵地”。心脏是最强壮的肌肉。为什么“红一连”一直这么红,“硬骨头六连”一直那么硬,“钢八连”一直特别钢?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支部根基扎得又深又牢,党员作用发挥得好。

“即使是到了明天,如果我们放弃了党指挥枪的原则,那么将会是国家、军队和人民的灾难!”大型话剧《支部建在连上》中,三湾改编时毛泽东的振臂高呼,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支部建在连上,鲜血凝成的伟大真理,基层党建的“传家宝”,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军事斗争准备任务艰巨繁重,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新体制时间,建强基层党组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紧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铁一般的战斗堡垒,就没有铁一般的连队、铁一般的纪律,也就难以推动强军目标在末端落实。

    小平同志曾指出:“连队工作的好坏,首先决定于党支部的好坏。只有支部工作做好了,战斗力才会增强。”强化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切实使思想政治领导落到支部、组织功能强在支部、党管党员党管干部严到支部,才能把连队打造成无坚不摧的“钢刀利刃”,把官兵培养成英勇顽强的“钢铁战士”,锻造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

    (作者单位:河南省军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