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主帅未分车夫羊肉,谁料竟致被敌活捉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陈均维责任编辑:董玥
2017-08-30 02:25

莫以私憾坏公事

春秋时期,郑国和宋国交战。宋国的主帅华元在交战前,杀羊慰劳军士。他的车夫羊斟没有吃到,怀恨在心。到了交战的时候,羊斟气愤地对华元说:“踌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意思是说,前日分发羊肉,由你作主;今天战车进退,由我作主。羊斟故意赶着华元乘坐的战车闯入郑军阵地中,郑兵一拥而上活捉了华元。失去了主帅的宋军,自然乱了阵脚,大败而归。

对“赶车的人真伤不起”这个故事,《左传》如此评价:“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认为羊斟因为个人一时的私怨,不惜做出败军丧师、祸国殃民的勾当,不配称为人。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的事,军人之间也不例外。对于这些私隙、私怨甚至私仇,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尽早冰释前嫌。即使一时化解不了,也不能以私憾害公事,将这些矛盾带到行军打仗中。正如古人所说:“军队之为用,全恃万众一心,同袍无间,不容有丝毫芥蒂,此尤在有一诚字为之贯串,为之维系。否则,如一盘散沙,必将不戢自焚。”

岳飞是一位不计前嫌、心胸开阔的名将。宋高宗绍兴二年,岳飞率军攻打游寇曹成。岳飞的部下韩顺夫,解鞍卸甲,饮酒作乐,结果被曹成的部下杨再兴杀死,同时被杀的还有岳飞的弟弟岳飜。后来,杨再兴兵败被抓,岳飞见此人相貌堂堂,非同一般,就释放了他,说:“吾不汝杀,汝当以忠义报国。”杨再兴叩谢岳飞不杀之恩,后来成为岳飞部下的一员勇将。

然而,历史上有人为了逞一己之私,把“国之大事”视同儿戏。北魏日渐强盛后,魏主拓跋焘很想北伐。在征求大臣意见时,尚书令刘洁反对出师,抚军大将军崔浩则力主魏主出兵。魏主采纳了崔浩的意见,并定下了偷袭之计。

刘洁的主张被否定后,深感耻辱,便阴谋使魏军失败。他偷偷地伪造诏命改变了会师日期。到了约定的地点和时间,拓跋焘带兵等了6天,其他3路兵马也没有到达,而敌方的军队早已逃遁。魏主怨恨诸将不听号令,痛失战机。回到都城后,下令按军法“失期当斩”,将8名久经沙场的大将斩首。这几员大将临死也不知冤死的原因。

不久,崔浩等查清,大将失期是刘洁捣的鬼,于是将刘洁矫诏之事奏告魏主。魏主大怒,立即将刘洁下狱审问,后夷平其三族。

历史上还有人不是把心思用在消灭敌人上,而是用在坑害同事上。周处年轻时横行乡里,后来浪子回头,励志好学。当了御史中丞后,忠于职守,勇于检举官吏的过失和罪过,结果引发朝廷显贵的不满。晋元康六年秋天,有人起兵造反,朝廷显贵一致推举周处前去平叛:“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皇帝任命周处不久,又命梁王司马肜为征西将军,统领关中诸军事,主持平叛之事。

司马肜因周处曾弹劾过自己,怀恨在心,到任后就逼迫周处率领5000士兵去攻打人数有7万之众的叛军。周处说:“军无后继,必至覆败,虽在亡身,为国取耻。”然而,司马肜再次下令周处火速出发,并拒绝派出增援部队。周处知道必败无疑,临行赋诗一首:“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终。”周处带兵孤军作战,自旦及暮,斩首万计,最终弦绝矢尽,力战而没。

“公以忘私,国以忘家”,是中国军人的传统美德。即使有什么矛盾,一旦大敌当前,也应“兄弟阋墙,外御其侮”。人民军队历来重视构建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战友之间,平时亲如兄弟、血脉相依,补台而不拆台,帮忙而不添乱;到了战场上,连子弹都可以相互挡,自然也不允许以私憾坏公事。只有人民军队才真正打造了大局为重、休戚与共的军事文化和制度保障,我们要永远珍惜和弘扬这一优良传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