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变量与信息变量是如何对民意产生影响的?

来源:“北大政治学”微信订阅号作者:王丽萍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8-02-22 13:33

民意形成中的世代影响与生命周期效应

政治学家常常通过世代的透镜来审视人们的政治观点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当人们提到政治世代时,是指在其价值观形成时期被共同经历的历史事件所社会化了的一群人。

世代分析的逻辑是,年龄与经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其政治观点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年龄群组都会经历一些共同的历史事件并对其社会化过程产生影响,这一现象被称为“世代效应”。有关世代效应的常见假设是,特定的历史事件会对年轻人(年龄大约在17—26岁之间,也就是他们离开家庭步入社会的一段时间)产生难以磨灭的印记。被研究者称为真正的世代效应的现象,是指在特定时期出生的人群受其政治认同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特定事件的影响,会在政治观点和政治情感方面表现相似性。同质的态度环境可产生更为深刻的代际影响。

心理发展理论表明,青少年时期所发生的事件对政治观点的影响最大。虽然学习的过程会持续一生,但年轻时的学习和经历可产生更大的影响。特别是由于人们常常会选择性地曝露于自己所认可的政治刺激之下,一些特定倾向则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被强化。

就年轻一代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政治态度会随之发生变化。生命周期概念假定所有年龄群组都会经历相似的生命过程。生命周期效应的典型假设是,新的政治世代以相同的政治态度开始政治生活,而不同世代之间的任何差异都产生于年龄的增长。就如年轻时具有自由倾向的人到年长时则通常会变得保守。

较为年长的人一般认为自己比年轻一代更为保守,这种代际差异产生于生命周期效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利益,逐渐学会表达支持自我利益的观点,也对社会变化更为敏感。总体上,年长者安于现状,不易适应社会变化,不太可能参与社会变化;而年轻人对追求职业发展、寻求友谊和建立个人生活的兴趣远甚于投票或参与政治。在对待参与和特定公共问题讨论方面的态度差异,实际上反映了生命周期的变化。

年龄—时段—同期组群(Age-Period-Cohort,APC)分析框架是分析不同世代政治观点的重要工具,其问题在于难以将年龄和时段(时期)的不同影响区分开来,因而在解释世代差异方面也存在困难。实际上,两种不同的世代效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2011年皮尤调查发现,不同世代之间对世界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较为年长的选民较为保守,对政府不满,对未来也不抱什么希望;年轻选民则往往具有左倾倾向,希望政府能够在其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并相信国家的明天会更好;“婴儿潮一代”和“无名一代”介于他们之间,但似乎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渐趋保守。意识形态的这种代际差异,也反映了态度和意见来源的复杂性。

结语

民意是以个体为基础的整体民众在诸多领域和政策议题上的态度的一种笼统表达,而民意研究则将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寻找民意来源作为这一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代表着不同民意来源的家庭、学校及世代与生命周期,则反映了早期社会化阶段民意形成过程中情感变量与信息变量的不同影响。

在民意的形成过程中,情感变量与信息变量在持续产生影响,其影响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也在持续发生变化。在源自家庭的影响中,情感变量往往比信息变量具有更为直接和明显的影响。其后,随着儿童个体的成长,家庭的影响在趋于弱化,而民意形成中信息变量相对于情感变量的重要性似乎也在发生变化。但是,态度本身就是情感与认知的一个混合物,民意形成中情感变量与信息变量的影响常常并不容易清晰地区分开来。

[本文原载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北大政治学”微信订阅号(PKURCCP)为方便阅读,略去全部注释,并有删节和调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