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90后讲讲马克思》第一讲:最熟悉的陌生人

来源:东广新闻台责任编辑:董玥
2018-04-18 09:53

马克思的母亲罕丽达则出身荷兰裔犹太贵族,她带着非常丰厚的嫁妆来到特里尔,据说光现金就相当于特里尔一个普通手工业工作者三四十年的收入了,加上父亲靠谱的工作、稳定的收入,这些都无疑为马克思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创造了很好的生活环境。罕丽达的一生规规矩矩、相夫教子,被人评价为“一个典型的荷兰主妇,为家庭贡献了一生”。马克思的姨妈索菲亚留在了荷兰,嫁给了商人里昂·飞利浦。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飞利浦公司的创始人,我们经常用的飞利浦剃须刀,就是马克思姨父的家业生产的。

因此,马克思虽不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富二代”,但起码也算得上是生活富足、衣食无忧,有一定的社会地位。马克思是家中第三个孩子,聪明伶俐,充满朝气。他尤其敬重自己的父亲,不但一直随身携带父亲的相片,在往后外出求学的过程中也经常与父亲来往书信,汇报思想动态,交流情感。

在马克思不到两岁的时候,他们全家从先前的住宅搬到了西梅翁街1070号,和亨里希的一个老朋友路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一家成了邻居。这家不搬则已,一搬不得了,为马克思送来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她是谁呢?这个我们以后再谈。

有人可能会问,马克思家庭条件这么好,是不是从小就是当地私立学校的小学霸?不,马克思其实没上过小学,他的启蒙老师就是他的爸爸。亨里希除了教他德文、算术和图画课程之外,还经常带他去参观各种展览,游览名胜古迹,给他讲历史故事,分享世界各地的风俗和最新的要闻。每次爸爸开始讲课的时候,马克思总是瞪圆双眼,认真听讲。隔壁好邻居威斯特华伦公爵也是个博闻广识的民主人士,当马克思来家里做客时,就给他讲讲希腊故事,背诵几段莎士比亚的剧本。

日复一日,小马克思虽然没有进过学校,却在心里种下了许多智慧的种子,知识水平比同龄的许多孩子恐怕都要高一些。小马克思特别爱思考,他总是喜欢寻根问底,从小就显露出了对哲学的懵懂兴趣。

有一次,他抓着母亲询问“抽象”和“具体”到底是什么,把罕丽达折腾得够呛。随后,他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今天早上起来,看到妈妈在做饭,我打开具体的窗户,吸了一口抽象的空气”。 如果马克思生活在今天,一个孩子写出这样的名言金句应该也能头条一把了吧!

马克思的童年可以说过得非常无忧无虑,没有做不完的作业,没有上不完的外文补习班和奥数竞赛班,他大部分时间都与自己的姐妹、邻居一起玩耍,尽享童年的欢乐。他从小就机智过人,鬼点子特别多,成了左邻右舍公认的“孩子王”,小伙伴们都愿意跟他玩,听他调遣。小马克思总有让他们心悦诚服的本领,他的小脑袋瓜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总能在做游戏时玩出新花样,给大家讲各种美妙动听的故事。

当然,和大多数人一样,马克思的父母也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有名望的大法官、大律师。可小马克思却年纪轻轻就想法特别独特,他从小就在心里种下了与众不同的择业观,你猜得到是什么吗?请听下回分解。

英雄出少年篇

-本讲完-

马克思划重点

我出生在德国西南部一座小城,叫特里尔。我的父亲是一名犹太律师。我没有上过小学,启蒙老师就是我父亲,他除了教我德文、算术和图画课程之外,还经常带他去参观各种展览,游览名胜古迹,睡前给我念法国知识泰斗伏尔泰的作品。他希望,我以后能子承父业,成为大法官、大律师,但你知道我的职业理想是什么吗?

下集预告:

十七岁时的马克思,还只是特里尔中学里的一枚小鲜肉。但他当时写的一篇作文,名字叫《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其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马克思

不仅是教科书上的一个符号

也是有血有肉有故事的男同学

今年是他200周年诞辰

我们特别邀请了8位

来自上海市委党校的80后教师

给90后讲讲马克思的那些事儿

可爱的老师们

本讲老师:章欣若

下期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