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臣之家荣誉。(资料图)
(三)是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当务之急
习主席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军人是特殊的职业,肩负着神圣的职责。“关键时候还得看人民子弟兵”,这已成为国人心里的一个信念。放眼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均在强调官兵牺牲奉献精神的同时,注重提升军事职业的比较优势,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崇尚英雄的氛围。从一些实行职业化军队制度的国家来看,普遍采用社会认同、影视艺术、形象塑造等因素来激励军人冲锋陷阵,强化全社会对军队重要性和军人奉献的认知,形成普遍尊重军人的风尚。凡此种种,皆要求我军立足当下、着眼未来,通过加强形象构建来提升全社会对军人的尊崇意识,提升我军文化软实力,促使我军核心威慑力与亲和力同步提升。
(四)是推动国际形象塑造的现实要求
习主席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这一论述对于在国际领域展示我军形象、提高我军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军队形象具有鲜明的关联性,其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相互参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家利益的延伸与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日渐频繁,军队作为维护国家利益的武装集团,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成为当前我军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军队形象的内外联动性更加显现,军队在国内的形象认知能够迅速传播到海外,引起各国的关注。良好的国内口碑能够促进我军正面形象在国际上的传播,对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起到推动作用。一支军队只有赢得国内人民的支持和拥戴,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国际形象。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军国际形象传播的对象——国际受众,是一种跨文化传播与沟通的对象,涉及与我国不同的语言、文字、历史、风俗、社会制度和公众心理。必须更加重视国外和境外受众研究,深入进行受众调查,加强政治、文化、历史背景和价值观等差异性研究,准确把握不同受众群的心理和信息需求。在传播内容上,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军队故事,传播好中国军队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