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知兵:要坚持士兵至上、基层第一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九支队 李向阳责任编辑:王俊
2019-02-02 13:52

当前,一些单位一旦出现违纪问题,很多领导都会大呼“没想到”,其实“没想到”的根本原因是“不知道”。换句话说,不知兵和知兵不准是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当下,很多基层干部这样“知兵”:身揣一张战士档案,内容有籍贯、年龄、学历、特长爱好、父母姓名、入伍动机等。每当上级检查问及战士情况,他们靠背来回答这些问题。若问这些基本情况,可谓对答如流。若再往深处问,如战士的父母职业、家庭背景、价值观念、脾气性格、心理素质等,回答起来就很困难了。

殊不知,谈心知兵工作一直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传家宝”,一直有着优良传统。迈入新时代,习主席对各级带兵人反复叮嘱:“要坚持士兵至上、基层第一,真正关心关爱官兵,始终把官兵冷暖放在心上。”这一重要论述,为一线带兵人指明了方向,必须从端正根本态度入手,常思知兵之法,常行爱兵之事,如此才能促进部队和谐健康发展。

探寻“因”与“果”,在不断变化中找准问题症结。开展谈心知兵活动是我军优良传统,新形势下,谈心制度基本得到落实,但制约干部骨干作用发挥的瓶颈依然存在,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已浮出水面,不容小觑。根本态度不真。投入精力不够,谈心浮在面上,知兵仅限于单纯的“知道”;亦或是把知兵作为一项任务,仅仅是为了摸清重点人、查实个别人,知兵只为管兵,不去爱兵,只求管住被管理者的身,而无力抓住被管理者的心,这样做是管不住、也管不好的。要知道,知兵不仅仅是工作需要,更应是一种情感需求。带兵人只有摒弃“工作需要”“任务使然”的思想,自觉把知兵融入到日常工作、学习和训练之中,点滴入微,润物无声,才能与兵真正融在一起,让情感力量充分发挥。相互理解不够。干部对战士不打不骂也不爱,战士对干部不远不近也不亲,官兵之间有距离、难融合、感情淡、不贴心,说不到一起、玩不到一块。要知道,爱是一条双向的河流,知兵也是如此。干部要做战士知心人、战士要向干部说心里话。就干部而言,知兵先要让兵知,要想让新战士敞开心扉,必须先向他们敞开心扉,把战士的吃喝拉撒睡当成家里“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来操心,来管理。就战士而言,一定要发自内心的信任与尊重干部,相信干部能够为自己解决实际困难。敞开自己的心扉,努力把“无话可说”的窘态变成“无话不说”的融洽。方式方法不活。时机不成熟硬灌、方法不当硬撑、认识不到位硬扭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比如战士刚挨了批评,处在情绪的低谷,队列集会时,又当众拎出来“单练”,任你干部骨干有三头六臂,也无法突破他的心理防线,达到预期效果;又比如谈心不对路子,对话陷入僵局,干部骨干还坚持“讲道理、树典型、话憧憬”的通俗路线,不思另辟蹊径、不图借力用力,结果是白费了心思、浪费了口舌。

探寻“船”与“桥”,在深入实践中解决问题矛盾。干部骨干要切实发挥谈心知兵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拂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坚决摒弃虚情假意。人是“感情动物”,只有情真意切,才能消除隔阂、沟通心灵。事实证明,在干部与战士谈心过程中只有“通情”才能“达理”。但是,干部对战士的真情和深情既不是天生固有的,也不是靠一时冲动就能激发出来的,而要靠平时与战士密切接触过程中的日积月累。坚持与战士实行“五同”,从“汗流在一起”到“心贴在一块”。坚决摒弃千篇一律。谈心的目的在于了解掌握战士的情况和解决战士的思想问题。因此,要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忌“无的放矢”、“一刀切”或凭“想当然”行事。干部骨干要根据战士的思想基础、工作表现、家庭情况、个性特性,捕捉恰当的时机、选择适当的场合、采取合适的方式、抓住问题的症结去和战士谈心。坚决摒弃居高临下。干部骨干端正对战士的根本态度,是与战士谈得来、谈得好的前提和基础。谈心的过程应当是官兵之间坦诚交换意见、交流感情的过程,应当是朋友式的倾心相诉。必须放下官架子,以平等待人的态度与战士交谈。坚决摒弃单纯说教。“能说服人的道理,一半是说出来的,另一半是做出来的,后一半更重要”,“做思想政治工作,一是靠真理的力量,二是靠人格的力量”,“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些至理名言对我们开展谈心知兵活动都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谈心固然离不开讲道理,然而真正能使战士信服的道理,绝不是仅仅停留在干部口头上的教条,而是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理论。

探寻“质”与“效”,在研究工作方法中提质增效。谈心的方法要因人而异,就是要在对战士进行深入了解、掌握特点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事而谈,就事论理。有一位哲人曾经讲过:“世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对于客观事物我们一定要以不同的事实为依据,对具体矛盾做具体分析。因人而谈,区别对待。谈心中,在具体因人而异时,一定要注意从战士的性格特征出发来因人而谈。比如,性格内向的战士,其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他们的真实思想绝不轻易外露。与他们谈心,就要多给予思考时间,不能操之过急,使谈心出现“冷场”;要“抛砖引玉”“对症下药”,打开他们的话匣子;要善于“察颜观色”,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性格外向的战士恰恰相反,他们喜欢把内心活动表露于言行,开朗直爽,行为果断,乐于交往。但有时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急躁。与他们谈心,应该开门见山,不能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要诱导思考,把谈心引向深入;要以“冷”制“热”,以耐心对急躁,以冷静对激动,以说理对争吵,如果万一谈崩了,待情绪稳定后再谈。性格孤僻的战士,突出特点是,一方面办事有毅力,遇事有主见;另一方面固执已见,不易接近,往往“冷眼看世界”。性格孤僻的战士是思想工作的难点,与他们谈心,一要避免“正面交锋”,语言要适当,口气要温和,多表扬少批评。二要多给予他们关心体贴,对他们不嘲笑,不讽刺,用真挚的战友情谊,温暖他们“冷漠的心”。因故而谈,拨人心弦。“凡事出,皆有因。”出现矛盾的原因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表现在事物的外部,有的存在于事物的内部。因此,战士们如果有烦恼的想法时,一定要弄清楚引起烦恼的原因,找其谈心时才能有的放矢,把话说到心坎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谈心知兵还要尽量避免一些不恰当的方式方法,比如许愿式、哄吓式、交友式、应付式、讲评式、算帐式、吹棒式等,这些方法不但会影响谈心效果,而且还会造成激化矛盾、败坏部队风气、疏远战友情等问题的发生,为部队建设埋下隐患。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