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军演中的军事外语能力:世界一流军队能力建设的硬核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梁晓波 肖蓉 武啸剑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9-08-16 20:40

促进单兵交流,确保各方互明

“携手—2018”中印联训,7名寿星共同切开生日蛋糕。王述东 摄

联合演习每一项活动的完成,尽管都是在计划之中,但联合演习现场的情况往往较为复杂,双方对演习确定的任务、场地、装备、敌情、军情、民情、地理、文化、背景等情况往往都需要现场重新学习和了解。总体说来,往往参演部队官兵对以上情况掌握较少,特别是对对方的情况了解就更为缺失。在具体的任务执行中,当双方人员混编在一个小组或者分队时,需要双方人员在具体行动中积极交流,密切沟通,不断熟悉,增进了解,确保演习中的单个小口令、小动作、小任务能够圆满顺利理解和完成,保证各任务之间能够圆满顺利地衔接和推进。联合演习双方/多方单兵之间的语言表达和沟通,实现双方对每一个口令、动作和任务的互明,直接影响到联合演习的成败。

释放话语声音,构建合理形象

中国-东盟“海上联合-2018”演习期间,中国海军广州舰舰长刘斌(右一)向东盟各国观摩团团长介绍广州舰。 陈文摄

联合军演的目的显然不是仅仅完成联合演习,除了是对军队的人员素质、装备能力和决策指挥能力的检验之外,它更是一次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军队合作,展示军事实力,形成国际影响,彰显军队形象,构建军事话语权的很好机遇。联合军演往往涉及一个或者多个重要的国家军队,往往有一个重要的演习主题及有设定的既定或无既定目标,易引起有关国家政府、军队、机构乃至普通民众的关注。演习过程中释放的任何话语信息就极易为人注意。联合演习一般会举办专题或者总结信息发布会,有的还会有全程性的信息发布。因而,良好的军事外语能力,将能够更好地发布既全面反映联合演习信息,也利于促进演习双方相互认可、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氛围,更有利于国际第三方以及多方能够合理认知和理解本次联合演习的性质、内容、作用和地位,更好促进本国军队展示军队形象。特别是,在联演过程中,双方会开展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展示本国的军事装备、军事指挥、军事文化、军事思想和军事战略等。这样,联合军演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窗口与平台,展示本国的军事作用和军事地位,为构建良好的军事话语权提供重要的平台。因此,联合军演中的军事外语能力,会为军队形象的海外构建与传播提供强劲支撑。

联合军演中的军事外语能力建设,不能简单为之,更不能任其随意建设、临时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能力建设,对其提出了极高要求。在世界主要军事强国联合军演数量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性质不断多样化、任务使命不断复杂化的背景下,培养懂通用外语、熟悉军事外语、能够面向联合军演开展军事行动的军事指挥人才和军事翻译人才已成为当下世界主要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翻译、多语种翻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提高,面向联合军演的军事外语能力建设出现了新局面、新领域和新方法。

构建强大的联合军演军事外语能力,必将是世界一流军队对标角逐发力的赛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