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保家卫国笔为枪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新华社记者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强晓玲、张博令 发布:2020-10-23 16:22:21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武记者”临危指挥战士歼敌

著名军事记者阎吾被误为是指挥员,“将错就错”成功指挥了战斗

“新华社朝鲜前线十三日电 美国骑兵第一师在朝鲜战场上已经受到过多次的沉重打击,但是,从来还没有遭到过像最近一次这样惨重的杀伤。在范佛里特的‘秋季攻势’中,骑一师在西线担负自铁原、涟川以西地区北犯的主攻任务,经过了两个星期的激烈作战,共被杀伤万人以上。在战斗过程中,该师因伤亡惨重曾补充兵员三次。骑一师被俘的官兵垂头丧气地说:‘这是骑一师历史上最黯淡的日子!’

……”

这是1951年11月13日播发的新华社记者阎吾的通讯名篇《痛歼美军骑一师》。

阎吾的通讯名篇《痛歼美军骑一师》。

被称为“武记者”的阎吾,以参加战斗最多、采写战地新闻最多、在前线组织战役性报道最多,创造了我国军事新闻史上的三个“之最”。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这位著名的军事记者曾写下《守卫在汉江前线的志愿军英雄们》《临津江前线的一个顽强的坑道战》《“打破疑虑,坚决回祖国”》等军事新闻名篇。同时,更不可思议的是在战地采访中,在指挥员牺牲的情况下,他临危指挥战斗并取得胜利。

那是在一次随军的行动中,部队与敌遭遇,战场上指挥员英勇牺牲,而此刻敌军又一次向我军扑来,没有了指挥员,仗还怎么打?

情急之下,有战士看到阎吾身上背着望远镜,误以为他就是指挥员,随即请求阎吾下命令指挥战斗。

作为战地记者,阎吾始终跟随部队,清楚地了解敌人,也知道部队的整个作战意图,并坚信击退敌人,就会为后续大军打开胜利通道,于是毅然指挥部队投入战斗。

新华社军事记者华山与阎吾(右)在朝鲜前线。

随后,战士们组成战斗小组向敌军冲杀过去,抢占了山头阵地。接着阎吾又向部队首长报告了战场的最新消息,大部队迅速赶来,取得了歼灭敌人的胜利。

“赴朝参战的新华社记者,不少都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地采访经验,他们的骨髓里始终坚信自己就是一名战士,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为了完成采访报道任务,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曾经采访接触过不少赴朝记者的万京华说。

1951年夏新华社记者阎吾(右)、李耐因在开城停战谈判会场帐篷外留影。

1 2 3 4 5 6 7 8

责任编辑:孙智英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