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春如朝日,蓬勃向上;青春如欢歌,要用奋斗谱曲。争做新时代好青年,成为青年人的共同价值取向。近期,中国军网推出“奋斗者·正青春丨我青春里的强军记忆”系列宣传,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述青年官兵用奉献、坚守、奋斗谱写青春之歌的强军故事。
更好的风景在远方。这是属于我们的战场,更是父子间的约定……
——聂凯
我叫聂凯,是海军航空大学某训练团的一名舰载机飞行员。父亲是一名服役18年的退伍老兵,1979年夏,他成功通过招飞,成为一名飞行学员。后因心跳过速,父亲与蓝天梦擦肩而过。或许是梦想的传递,小时候的我就想成为一名飞行员。
聂凯与战机合影。倪帅 摄
高三那年春天,学校空军招飞。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面试前,父亲为我进行临时“特训”:如何敬礼,如何立正稍息。
初检、复检、总检……在父亲的陪伴下,我一路披荆斩棘,顺利通过招飞。当我拿到空军航空大学录取通知书,与父母共享的那一刻,往日里常以“硬汉”示人的父亲流下了泪水。在父亲的眼里,这份通知书不仅见证了我的高光时刻,更是父子间一场关于飞行的约定。

聂凯父亲聂玉龙与飞机合影。聂凯供图

聂凯父亲聂玉龙与飞机合影。聂凯供图
临近毕业,在一次体能训练中,我不幸摔断了手腕。父亲得知这一消息,立即放下手头工作,第一时间赶往医院照顾我。
在父亲的陪伴下,我的手腕得以很快康复。为赶上训练进度,一有时间就为自己“开小灶”,加班加点训练。毕业后,我如愿成为一名飞行员,蓝天航迹由此开启。
聂凯(左一)在座舱实习。 倪帅 摄
有人说,飞行是最让人向往的职业,而这种“向往”往往伴随着极高的风险和挑战。
一次夜航飞行训练,当我加入返回航线时,空中水汽骤增。刹那间,天空似乎倒转过来,情况十分紧急。通常,战机处于倒飞状态的持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将出现断油,进而导致空中停车,后果不堪设想!
我紧紧抓住驾驶杆,以免被战机惯性无情地“抛”向空中。战机高度在快速下降……千钧一发之际,蹬满舵、压杆、改平……一系列操作完成,战机最终安全返航。走下战机那一刻,衣服已全部湿透。
战斗起飞、处置特情、执行重大任务……这些都是我成长进步的练兵场。
不久,我的飞天梦迎来转折——海军决定在三代机部队遴选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舰载机是航母的核心战斗力,是人民海军的新型作战力量。想到这里,我下定决心飞舰载机。报名前,父亲给予我莫大的支持:“儿子,好样的!你要知道,更好的风景在远方等你……”
改飞舰载机,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要把自己当作学员来看待。

聂凯进行模拟机训练 。倪帅 摄
一次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我和团长王勇分别在前后舱,在下滑着陆的过程中,我下意识地微调飞机状态,虽然成功着陆,但等来的却是团长阴沉发黑的脸。
“你必须适应‘反区’操纵习惯,飞舰载机不能按以前的套路!”团长毫不留情地批评了我。随后,团长帮助我分析下滑段飞机姿态不稳定的原因。通过回看飞行视频,我找到了问题症结。
舰载机起降是个世界难题,直接影响着航母的战斗力生成。航母上可供飞行员选择的有效着舰区长度只有36米左右, 难度可想而知。为成功上舰,一有时间我就坐在模拟机上进行训练,寻找飞行的感觉;积极与教官讨论飞行训练中的技术要点,不断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数个月后,我的考核成绩满足了上舰标准。
聂凯完成歼-15舰载机单飞训练 。宋明 摄
初春,渤海湾某海域,辽宁舰劈波斩浪,逆风航行。那一天,随着尾钩精确钩住阻拦索,我驾驶歼-15战机完成数次着舰,成功取得昼间航母飞行资质,成为“尾钩俱乐部”的一员。

自信满满准备出征。倪帅 摄

聂凯驾驶歼-15战机在辽宁舰完成航母资质认证。倪帅 摄
码头上,循着家属的欢呼的方向,我的父母向着远方不停地眺望。轰鸣声由远及近,歼-15战机从大海的方向飞来。走下战机,我与父亲深情相拥。那一刻,他再次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战机蓄势待发。倪帅 摄

歼-15战机滑跃起飞。倪帅 摄
聂凯(右)完成首次着舰 。倪帅 摄
战鼓催征,天空乌云密布,又是一个飞行的“好”天气。我穿戴好飞行装具,向机棚走去。薄雾中,远处的机坪上战机轰鸣。
当我与战友驾驶战机爬升高度,穿云破雾的一刹那,耳畔又响起父亲的那句话:“更好的风景在远方。”我知道,这是属于我们的战场,我会守护好我们的飞行约定……

聂凯全家福。聂凯供图
策划:孙悦
口述:聂凯
文字整理:孙悦、尚晓敏、倪帅、宋明
视频制作:倪帅、赵天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