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胶东半岛,海风习习。
笔者沐浴着阵阵海风,来到坐落在烟台西郊的山东省军区烟台第六离职干部休养所,专程来探访一位了不起的干休所所长李现国。他曾被43名家属遗属联名签字推荐到上级机关要求表扬;上任之初,他曾喊出铮铮誓言:“我要给老首长老阿姨当个好儿子,要是干休所三年评不上先进,我就主动辞职!”。
笔者专访,既为求证,也为求解,随着心中问号的拉直,心灵经受着一次次洗礼。

李现国定期到老干部家看望慰问老人,了解身体状况。丁元 摄
尽心竭力,让老人住上宜居的环境
于无常处知有情,于有情处难觅真。
老干部的住房都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老房子,年久失修,老化破旧。上任后,李现国想方设法筹集了45万元,为了买到质优价廉的屋瓦,他跑遍临沂、泰安、淄博等地10多个建材市场。当他把15种样品背回来,放在老干部院前,让其挑选时,老人们开始相信这位所长真的在履行上任之初的诺言。
洞悉着老干部心绪的李现国,利用周末搬砖卸瓦扛泥,亲自带头施工。历时2个月,抢在雨季之前拆除了12600多平方米的屋顶,又加做了3层隔热防水处理。当他又继续整修楼前屋后3200平方米的道路时,老人们纷纷动情地说道:“当年我们开荒种田打鬼子,如今所长带着大家自力更生维修家园,八路军的作风没有丢!”
最温暖心田的瞬间,永远萌生在平凡里。因干休所位置偏远,不在市供暖规划内,老干部们的取暖一直都是问题。李现国便一趟趟地往市政府和热力公司跑,先后20多次,地方领导被他的执着精神感动了,破例延伸了线路,在减免了45万元费用后又筹到28万元,更换了地下管道,当年干休所就真正地变成“暖冬”。
如今,老干部渴望有个舒适的活动场所,能聊聊天、散散步。李现国和他们想到了一块,他多方联系、争取经费,先后投资200多万元,改造水电暖,为住宅楼加装电梯,进行营区亮化、绿化、美化,极大改善了老干部的休养环境。
老人们纷纷称赞说:“看到营区一天一个样,越来越漂亮,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甭提心里有多高兴了!”

李现国经常到老干部家中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丁 元 摄
细致入微,让老人感受亲情的温暖
“我要给老首长老阿姨当个好儿子,要是干休所三年评不上先进,我就主动辞职!”这是李现国所长上任之初,在工休大会上立下的誓言。
一个炎炎夏日,驻地突然停电,当看到树荫下乘凉的老人们,李现国立刻想到两位瘫痪在床上的老人,万一中暑可不好了。情急之下,他想出用冰块降温的方法,打了十几个电话终于联系上一家郊外的冰库。当他和两名战士把冰块抬到两位老人床前时,两家人都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老人们生活最需要什么?医、食、住、行有哪些不方便?李现国脑袋中装满了这些问题,并把这些落实在行动中。
老人腿脚不方便,便开展送学上门活动,每月出版一刊《长乐》报,并把字体放大,把所里动态、养生常识等内容编辑其中,送到家里学;对有用餐需求的,采取电话定餐、送餐上门等措施,让老干部在家一个电话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每逢老干部过生日,都会预定牛奶、蛋糕、鲜花等,并亲自上门祝寿;对有用餐需求的提供免费加工、食堂包间用餐等服务;与解放军第970医院协同制定应急预案,开辟就诊绿色通道……
“有了思想疙瘩碰面聊一聊,生病卧床登门看一看,遇到难事伸手帮一帮,外出办事关心扶一扶,对单身居住的每天敲门问一问”,在李现国的心中,干休所就是他的家,老干部就是他的亲人。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老首长老阿姨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只有真正地关心好、呵护好他们的切身利益,我们才算得上工作做好了!”

每逢重要节日,李现国都要给老人发放慰问信。丁元 摄
无怨无悔,让老人安度幸福的晚年
“接手老大难是胆识,伸手揽旧账是担当”。看着院内遛养宠物、饲养家禽、私搭乱建且屡禁不止的现象,李现国多次带领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反复讲政策,争取大家的理解。
有些路,只有真正走过才知其中的崎岖颠簸。在清房过程中,难度很大,情况复杂。李现国带领党委一班人,包干到人,积极靠上去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设身处地,以人文关怀做清理工作,直到不合格住房全部清零。老干部和遗属高兴地说:“你们解决了所里的难题,大家的气更顺了。”
但是,在工作上所向披靡的李现国,也有自己的难题。李现国与爱人长期分居两地,结婚30多年,夫妻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如今,节假日依旧奔波在探亲路上的爱人早就理解了丈夫的选择:“他在奉献中实现价值、找到快乐,只能留给家人一次次承诺。”
真心映得夕阳红,一枝一叶总关情。李现国凭借一颗拳拳赤子心和对老干部们深深的敬重之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近年来,干休所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干休所”,他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