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武警部队承担着执勤、处突、反恐怖、海上维权、抢险救援、防卫作战等多项使命任务,特战官兵更是遂行这些任务的拳头力量。央广记者李鹏、李国闯带您走进武警广西总队机动支队,感受武警特战训练的新气象新变化。
武警广西总队机动支队特战侦察专业各分队就位……
我是央广记者李鹏,此刻位于武警广西总队机动支队的训练场上,在我身边,参加反恐实战化训练的特战队员已经荷枪实弹,准备就绪。机动支队参谋长邹春平告诉我,这次训练不仅全程运用实弹,而且严格按照作战流程推进。
邹春平:“这次训练,我们把特战小队的7个专业,整个串起来,用情况诱导的方式融合进去。”
在特种狙击科目中,狙击手快速捕捉目标,对“犯罪分子”头部目标靶进行狙击,枪响靶裂,用时不到一秒。负责带队的特战一中队副队长廖其炜介绍,特种狙击演练的是“犯罪分子”挟持“人质”,与处置官兵形成对峙的特情。像这样的紧张对决,他们早就习以为常。
廖其炜:“我们现在训练的理念,一是以案例为牵引去训,二是以情况诱导去训。可能一种是针对劫持人质,一种是针对携带爆炸物的,每一种任务需要掌握的技能都不一样。我们在打造特战队员能力素质上,坚持以综合素质为主题的这样一种模式。在整个广西境内的所有任务我们确保能够铁拳出击。”
在训练现场,特战队员携带卫星导航终端、红外单兵头盔等信息化装备,以小队为单位,快速完成各类任务想定。特战大队大队长魏虎说,像这样的任务编成,充分发挥了特战力量灵活性和机动性的优点。
魏虎:“以前特勤中队是以班组为主,现在是以小队为主,小队里面有突击专业、指挥员专业、侦察专业、排爆专业、救护专业、特种通信专业还有驾驶专业,能独立完成小规模的作战反恐任务,它包含了一个全要素在其中。”
这次训练跨昼夜展开,夜幕降临后,特战官兵依然在紧张奋战。支队政委王丹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支队紧贴实际,持续组织特战队员进行战术、极限体能等课目的训练,促使官兵在超常规环境下突破生理极限、挑战技能顶点,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正稳步提升。
王丹:“从支队党委到基层部队,我们给大家树立一种导向,就是每个中队都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和能力品牌,工兵、防化、装甲、侦察、通信、保障等等所有的,根据自己的职能定位和任务分工,强化这种品牌意识。从抓建部队提质增效层面来看,杀手锏的意识更强了。”
(中国之声国防时空·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