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宝塔山下话党史⑥|安吴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学好本领上前线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张云祎、李越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1-05-11 08:21:09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迅速培养抗日人才,经中共中央青年委员会同意,由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在陕西的渭北举办了青年短期训练班,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为了抗日走向安吴,在这里学习本领并从这里奔赴延安、走向抗日前线。

今天,中国军网、武警陕西省总队“宝塔山下话党史”网络新媒体主题宣传活动带您走进安吴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共同感知那段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篇章。

视频内容:

大家好!我是武警咸阳支队红色讲解员贾妮。我现在位于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在我身后就是被誉为“革命青年的熔炉,青运史上的丰碑”的安吴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

全面抗战初期,为了迅速培养抗日人才,经中共中央青年委员会同意,由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在陕西的渭北举办了青年短期训练班,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为了抗日走向安吴,在这里学习本领,并从这里奔赴延安、走向抗日前线。

青训班是在1937年10月11日创办,第一期是在于右任先生的斗口农场,第二期和第三期搬迁到了云阳镇的城隍庙。因为城隍庙条件非常的艰苦,远在延安的毛主席作出指示:青训班要扩大规模,来者不拒。所以在1938年1月,青训班从第四期开始搬迁到了这个吴氏庄园,搬迁后的青训班学员人数从第一期的150人增加到了每期最多两千名学员。

在这里,学员们不仅要学习实时政治、军事理论、游击战术等抗战所需的知识,还要参加野营训练。1938年青训班组织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千人军事大演习,途径耀县、淳化,当时年龄较小的学员们则成立了儿童连,进行下乡宣传,组织群众等实践活动,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开展生产自救。当时这些学员上课的时候,都是在东北角的吴氏陵园,因为陵园面积大,而且里面柏树成林,形成天然的防空掩体,所以相对比较安全。上课的时候教员们找个树杈,挂个小黑板,讲课就这样开始了。学员们要么席地而坐,要么垫两块砖头坐着听课。所以后来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柏树林,好课堂,蓝天搭帐山作墙。学习为抗日,熔炉炼纯钢”!

1938年8月,朱德同志从华北前线回延安的途中,专程到青训班为学员们做了一场抗日形势报告,并题词“学好本领上前线”。点出了青训班的任务:上前线必须学习,学习为了上前线。

正如毛泽东在1939年10月5日,为纪念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创办两周年的题词:“带着新鲜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党员都是可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

安吴青训班,在我们党为了夺取抗战胜利需要人才的时候,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面目出现,在国民党统治区,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爱国抗日”“救亡图存”的响亮口号,为中国革命队伍输送了一万二千余名有理想有觉悟的知识分子,这些人中,很多后来都成为党的高中级领导骨干。正如生活指导处处长张琴秋所言,战时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多少架服务抗战的机器,而在于培养真正英勇而有才能的民族解放干部。青训班正是秉承这一教育理念,广大爱国青年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壮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