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民族工业百年历程的文学再现”的苏虹长篇小说《海上晨钟》作品研讨会”,3月16日下午在中国作家协会举行,来自于京沪两地的文学界、出版界与会专家学者给予《海上晨钟》高度肯定,并围绕新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百年工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研讨。
《海上晨钟》是上海作家苏虹历时6年构思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坚持以工人阶级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浓缩了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思考,描绘了民族品牌新谊药厂的百年画卷。小说塑造了新谊药厂以鲍永昌为代表的民族企业家“实业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以吉耀东等为代表的国企领导人员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生动实践。它不仅是一部百年老药厂的信誉史,更浓缩了百年民族工业企业的发展思考,同时也是百年大上海进程中的一个浓厚缩影,这样全景化书写知名企业发展史的范式,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尝试。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吴义勤,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英勇,作家出版社副总编颜慧等领导和专家学者30多人出席并参加研讨交流。
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脉络、上海工业的百年发展、工业题材如何增强文学表现力等发表见解。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海上晨钟》以开阔的历史观念与深沉的家国情怀书写百年信谊的革命发展,以小见大,呈现出百年中国的风雨历程;又以细腻的人文关怀立足现实,回望历史,对时代青年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展现出现实主义的精神品格。
2022年11月,《海上晨钟》在上海首发。据介绍,《海上晨钟》是作者苏虹第二次将创作聚焦“国企故事”和“工业发展”。2019年,他作为总策划人、编剧之一出品现实主义话剧《大风有隧》,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后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获得“第34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苏虹在介绍创作过程时表示,“无论是创作《大风有隧》,还是创作《海上晨钟》,都有一个强烈愿望,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读者展现一部凝重而厚实的工业发展史,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国企故事,同时展现出上海和中国百年工业史的发展。身处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我们有责任讴歌那些为企业的成长与壮大、为上海的繁华与时尚、为祖国的繁荣与富强默默奋斗的建设者。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讴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