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舞台与银幕的同频共振,叙述同一段岁月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刘书毓 游超艺 责任编辑:王韵
2023-05-22 07:22:56

舞台与银幕的同频共振

■刘书毓 游超艺

中国电影从创作初期便与戏剧结下不解之缘,发展过程中又与话剧有着密切联系。一批优秀艺术家将他们从舞台剧中积累的经验延展至电影艺术,将不少话剧、歌剧改编成电影。

舞台剧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但观众数量有限。而电影能以更便捷的方式,传播到千家万户,与原版舞台剧互补。

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出富有生活气息与斗争精神的歌剧《白毛女》,“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深深触动劳苦大众。为了让更多观众受到“白毛仙姑”翻身做主人的感召,东北电影制片厂于1951年在原歌剧基础上将其改编为电影。电影开场随着唱词:“高粱谷子望不到边,黄家的土地数不完”,镜头摇转到一望无垠的田地,紧接着是地主在家享受而贫苦佃户秋收的画面,深刻体现出地主对佃户的剥削压榨。此外,电影能充分弥补歌剧时空转换的不足,配合唱词画面流转,产生更强的视觉冲击。歌剧中陈强所饰演的恶霸地主黄世仁让人恨得牙痒痒,因而电影也将黄世仁一角留给他。在电影中出演恶人,陈强顾虑颇深。但经过一番思量,他还是接下这一角色,塑造出了经典的银幕反派形象。

“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啊……”这首歌伴随着歌剧《洪湖赤卫队》的上演,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在湘鄂西苏区,洪湖赤卫队是一支在保卫红色政权中屡立奇功的武装。1958年,湖北省实验歌剧团决定将其英勇事迹搬上舞台,作为进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献演节目。1959年,《洪湖赤卫队》进京演出,场场爆满。1960年1月5日,歌剧第100场演出走进中南海怀仁堂,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观看。演出结束后,歌剧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好评。深受鼓舞的演员们在原剧基础上精心调整,于1961年再度进京公演。为了让更多观众看到这部好剧,贺龙元帅提议将其搬上银幕。这项摄制任务被交给北京电影制片厂和武汉电影制片厂。剧情中刘闯强壮有力,饰演者夏奎斌较瘦。为了符合人物形象,他将棉花塞入口中。由于棉花在口中反复摩擦,他口中起泡、出血,但一声不吭始终坚持。凭着这股吃苦的劲头,电影《洪湖赤卫队》拍摄完成,公映后反响热烈。剧组将电影拍摄经验反馈给歌剧团,帮助歌剧做进一步改进。

《八连颂》是毛主席观看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后动情写下的诗。该话剧改编电影时收到周总理的特别指示:“拍电影要用演话剧的原班人马,一句台词不能改,一个演员不能换。”《霓虹灯下的哨兵》以在上海南京路执勤的八连战士为蓝本,展现了在繁华的上海,解放军战士拒腐蚀、爱人民的军人本色。话剧进京公演后,八连事迹被广为传颂。1963年,该话剧被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改编为同名电影。南京路上的繁荣在影像中得以展现,八连战士的光辉形象得到更为生动直观的呈现。

此外,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小二黑结婚》、根据话剧《我是一个兵》改编的电影《哥俩好》等均是从舞台向银幕转变的经典之作。

随着中国电影事业一步步具备了相对完整的艺术创作体系,舞台剧开始从电影中汲取养分。如《永不消逝的电波》《红色娘子军》等影片多次被改编为舞台剧,改编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增强了影片生命力,续写了红色经典。

1956年,《铁道游击队》上映,惊险紧张的剧情、豪气冲天的游击队员与电影的表现手法相得益彰,成为观众心目中的经典。2010年,原总政治部歌舞团排演同名红色舞剧,山东省杂技团也将其排演为杂技剧,丰富了原故事的表现形式,也唤起了观众对电影《铁道游击队》的记忆。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自1958年上映后就凭借紧张刺激的谍战段落、感人肺腑的革命情谊,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观众。2020年,上海歌舞团将其改编为舞剧。由于电影版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舞剧中李侠同志的妆造选择以电影经典形象进行呈现。舞者通过扎实的舞蹈功底和舞台表现力,再现了危机四伏中一个心思缜密、铁骨铮铮的革命者形象。舞剧演出后成为红色经典跨媒介改编的优秀之作。

央视推出的节目《故事里的中国》曾将大量经典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排演成话剧,选片既有《青春之歌》《英雄儿女》《烈火中永生》等经典影片,在舞台上展现如林道静、王成、江姐等对革命的坚定追求;也有以《横空出世》为代表的影片,展现和平年代冯石、陆光达等隐姓埋名、为国铸剑的崇高理想;还有以基层共产党员为主角的《焦裕禄》《十八洞村》等影片。国家话剧院的演员们通过舞台化的呈现,串联起了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奋进史,用青春和热情赋予了经典电影新的生命力。

从舞台剧的电影化改编,到舞台剧向电影跃迁升华,银幕与舞台在不同历史时空中叙述着同一段岁月,彰显各自艺术魅力。那些无畏的英雄儿女,那些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他们的形象在舞台与银幕的转换叙述中熠熠生辉。

图片制作:游超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