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展现探索之旅 感悟热血青春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谢子元 责任编辑:王韵
2024-09-09 17:05:46

展现探索之旅 感悟热血青春

■谢子元

电影《出发》海报。剧组提供

今年7月初,多部红色题材电影亮相中宣部电影局暑期电影片单发布会。其中,由潇湘电影集团、中国美术学院等单位联合推出的电影《出发》,取材于1917年暑假青年学子毛泽东与同学萧子升历时40余天,徒步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游学考察的故事,着重呈现毛泽东在探索真理过程中表现出的执着、大胆和感受到的困惑、迷茫,展现了毛泽东立志读社会无字大书、探寻救国救民大本大源的青春风采。影片融合公路片电影类型和诗性电影表达方式,结合中国传统水墨山水长卷绘画风格,塑造了更加立体、生动的青年毛泽东形象。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说: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同学们因此叫他“毛奇”。片中的青年毛泽东,“奇”在其仁。游学启程,湘江渡船上,毛泽东非常关照携子寻夫的年轻女子,帮她照料生病的小孩。露宿河滩,深夜听闻老人找寻孙儿的呼喊声,毛泽东一跃入河,助其寻溺水儿童。到访何叔衡家,面对横行乡里的民团队长,毛泽东直斥其只管自己吃好,不顾乡邻死活。夜宿密印寺,毛泽东和萧子升为穷苦人一一写香包。在刚发过洪水又遭军阀混战的沅江,毛泽东执意要深入灾区了解实情。这种“仁”,成为他后来为劳苦大众谋解放的思想情感发端。

“奇”在其胆,影片还着力展现了青年毛泽东的过人胆识。毛泽东听说有人从浙江杭州步行抵达打箭炉(今四川康定),便决意效仿,只带一支笔、不带一分钱,“把河滩当床、蓝天当帐幔、月亮当灯笼”,与萧子升徒步研学。他俩行走山间,遇到一队马帮。毛泽东主张跟上马帮,因为他们见识广,能向他们了解更多社会实情。萧子升则觉得马帮蛮横,远离为宜。后来,他俩果然受到马帮欺辱,但毛泽东那种“偏向虎山行”的胆气,跃然于银幕之上。暴雨雷电来临,毛泽东端坐水缸中,高呼:“迅雷一震,阴翳皆开。练猛烈,练敢为,练无畏。”其雄豪之气,愈加触动人心。萧子升跌落山谷受伤后,他俩得到益阳县知事资助的返程船票。毛泽东不顾萧子升劝说,坚持要独自深入沅江灾区探访灾情。片尾,毛泽东在众难民劝阻声中,冒着洪峰泅渡过江。毛泽东青年时期的胆略,与他后来愈受挫折愈奋起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可谓一脉相承。

“奇”在其智。作为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学子,毛泽东博览群书,又决意深入社会搞调查,研读社会无字大书,此为一种大智慧。在与马帮斗争中,毛泽东以雨伞为武器,擒住带头人,解救了被扣留的萧子升。二人到安化后,闻知夏默庵是位饱学之士,便前去拜访。遭拒后,毛泽东凭借其文采,巧对夏默庵所出上联。“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毛泽东对的下联工整严谨,且运用了典故,夏默庵开门纳见。与密印寺方丈的深谈,则使毛泽东领悟到“天下的事天下求”,必须探求大本大源,从改造个体思想切入,变革全国思想。与安化籍同学的野炊中,毛泽东从山林石碑上读出老百姓对领头抗税者的由衷感念,这与官方文献对镇压民变者歌功颂德形成强烈反差。毛泽东进而认识到,要获得人民拥护,必须懂得民心。《出发》中的毛泽东,是一名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学新知中的新青年。片名“出发”,不仅指毛泽东游学之路的出发,而且蕴含着其走上革命道路的启航。

在艺术表现上,《出发》探索了公路片与诗性电影相结合的创作路径。影片按照毛泽东、萧子升游学路线,撷取相关情节来讲述,除两位主角外,其他人物皆随情节发展出现、离开。这种叙事手法正是公路片的特色,通常要一条思想情感线来贯穿。影片的主线,是两位主人公对社会现实、人民疾苦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在美术特色和视觉效果上,影片从水墨淡彩过渡到灰暗的暗色调,甚至以黑白片方式呈现,画面水汽氤氲、雾霭弥漫,契合影片表现的“国家坏到了极处,人民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的时代背景。镜头紧随人物行动,随物赋形,以大景深、中远景别、长镜头,融入诸多层次丰富的自然山水实景,宛若一幅中国山水长卷,在银幕上徐徐铺展。片尾还借鉴长卷美术作品《流民图》的表现手法,展现洪灾战乱后的破败泥泞,画面极具雕塑质感,动人心魄。诗情画意、意韵悠长的传统审美风范,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毛泽东面对战乱洪灾后流民遍地、一派荒芜的场景,显得无比震惊、愤懑、迷茫、彷徨,影片在此时收尾。青年学子,徒步千里,见世间万象、民生百态,激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之志,这样的结尾意蕴深远。

总的看,影片力求展现伟人的真实面貌,丰富了青年毛泽东的银幕形象。今年,在大学生电影节上,《出发》作为开幕影片被重点推荐。在“出发”的引领下,青年毛泽东那种毅然决然的自信与笃定也点燃了当代青年学子内心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