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缤纷的海
■郑茂琦
一望无垠的大海上,老一代南沙官兵在铁皮式“高脚屋”里默默坚守和奉献。资料图片(吴 强提供)
蓝色的海,白色的岸。
浓云低垂,空气湿得能捏出水来。我乘坐一艘南沙某守备部队的小艇,前往一座岛礁。浪峰一颠,海水打在我的脸上,灌进嘴里,腥咸、苦涩。就在这起伏的涛声中,远远地,海天之间的缝隙里慢慢冒出来一个小黑点。渐渐地,这个点越来越大,我看清了环形的岛礁,还有岸上绿色的林木、灰白的沙堤。
在南沙,许多岛屿都是立在礁盘上的,由珊瑚虫的骨骼和生物碎屑堆积而成。那蓝莹莹的泛着彩色光辉的海水下,是尚未出水的礁盘,那银色的浪花正是礁盘的外沿。
登上岛礁,狭长的沙堤上雄峙着一座灰白的礁堡。礁堡旁边是一座白色灯塔,绿色的腰线十分惹眼。沿着堤岸,一排排木麻黄静静地站立着,树下匍匐着成片的草海桐。据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耐盐碱植物能在岛上存活。
码头上一座珊瑚石垒成的五角星,瞬时吸引了我的目光。五角星中间并非涂色,而是一簇簇鲜红色的锦绣苋。我久久地注视着这颗红星,也许只有在这沧海孤礁上,人们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的光辉。
这里没有连片的陆地,礁陆、沙洲只有低潮时才露出水面。几十年前,我们的战士为了在岛礁上扎下根来,只能住在狭小闷热的木质高脚屋里。不夸张地说,那时的南沙,除了空气和阳光外,所需要的一切全靠海上补给船补给。很多官兵的皮肤被太阳灼伤、被海水泡烂。和家人联系靠的是书信,而且一封信寄出去往往好几个月才能收到回信。
在岛礁上,我看到了四五根锈蚀的钢管基座。战士们说,基座上原先有像八角亭一样的铁皮屋,大家称之为“海上蒙古包”。为了应对飓风狂涛,一座座“海上蒙古包”在礁盘上顽强矗立起来。尽管比高脚屋稳固了,但铁皮屋里更加酷热难耐,犹如蒸笼一般。
现在守岛官兵住的是第三代水泥礁堡,条件日益改善。进入礁堡的地下室,我碰到了一名身材魁梧的战士,正猫着腰在搬运物资。他叫王雷,见到我们似乎还有些腼腆。他说自己在岛礁上已经待了8年,见证了这座岛礁一步步的变化。
那时候,他刚刚上岛,岛上连一块石头都难找,满眼都是白花花的珊瑚沙,见不到一棵草。他和战友们无土运土,无菜种菜,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地把这座岛礁建设成如今的模样。
他动情地说,最初踏上南沙时,自己的热情被面前孤独的礁堡给浇灭了不少。守礁的日子是单调的、枯燥的,直到岛礁上一点点变绿,生活才多了一些色彩。
我想,这大概就是守礁官兵共同的心路历程。
登上礁堡的岗哨,刚刚下哨的战士郭远鹏腼腆地向我打了个招呼。多年阳光的炙烤与盐碱的腌渍,给郭远鹏的脸孔印上了“南沙黑”,这是独属于守礁官兵的勋章。
岗哨的顶棚仅能遮住一块不大的地方。我待了才一会儿,就感觉浑身汗津津的,皮肤快烤出盐末来。
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他不善言谈,直到聊起海的颜色,他心里的话才慢慢流淌出来。
在他的描述中,我才知道海水是五彩斑斓的,并非只有蔚蓝色。
旭日尚未浮出水面的时候,海水被淡淡的曦光渲染得朦朦胧胧。黎明来了,天边的鱼肚白慢慢变成胭脂红,一会儿就成橘红了,眨眼间就滚出一个大火轮来,海水也变成了金黄色,荡漾着向礁堡涌来。等到艳阳高悬,洁白的云朵映在锦缎般的涌浪上,反射出的光芒更令人眼花缭乱。
他说自己喜欢站夜哨,尤其是风平浪静的时候,看月光流泻,倾洒在海面上,闪闪烁烁;听困乏的海浪,轻轻地摩挲着岸礁,发出低低的鼾声。他觉得,那一刻大海仿佛能听懂自己的心声。
离开礁堡,我走上岛礁上唯一一条小径。这条官兵用红砖拼铺而成的路,我几分钟就走到了尽头。
回程的时候,我在码头遇到了一名叫张磊的班长。他是驻守在另外一座岛礁的老兵,家传的推拿手艺在这里小有名气。一向热心肠的张磊听说这里有一名战士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疼得3天起不了床,就申请上岛礁给这名战士做理疗。
我看到张磊走路一瘸一拐,一问才知道,前几天他的脚在训练中受伤了。他对我说,想想那些“老南沙”官兵,现在吃的苦不算什么。
接着,他给我讲起多年前的一个故事。那是过年的时候,有文工团登岛慰问官兵。一名战士就把岛上唯一一根鲜嫩的黄瓜从藤蔓上摘下来,这是官兵眼中最珍贵的绿色。可是人太多了,他就用小刀把黄瓜切成一片一片端出来。大家知道岛上官兵生活艰苦,都不肯吃,却又拗不过战士们的热情。不知道是哪一位队员,带头接过那片薄薄的黄瓜,放进嘴里,可是又不忍吞咽下去,于是慢慢把它含化了……
前段时间,妻子还在电话里劝张磊回来开个做理疗的小店,盼望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张磊听到这话,泪水在心里流。他想了想,劝慰妻子说,岛上还需要我,过几年吧。
张磊望着远处的海面跟我说,哪个守岛的战士没想过家。我也想家,但就是照顾不上。他从胸前口袋里掏出一张女儿的照片,看着那可爱的模样,他脸上溢满幸福的笑容。他说,女儿的名字叫礁礁,算是给孩子留一个念想,盼着她将来长大了,去看看父亲守过的岛礁。
离开岛礁时已是傍晚,圆圆的落日烧红了满天云霞,绘出壮丽的景色。大海映出五彩缤纷的颜色,我们仿佛在一幅油画里航行。
这时,岛上的官兵开始在那条小径上巡逻。他们把钢枪紧紧怀抱在胸前,就像怀抱着我们的海岛、怀抱着我们的祖国、怀抱着一份幸福美好的向往。我忽然想到,比五彩缤纷的海更美的是驻岛官兵心灵的风景,是驻岛官兵创造的最美的精神家园。
小艇越驶越远,渐渐地,视野里的岛礁又变成了一个小点,直到完全消失在海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