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海军装备的维多利亚级潜艇。
经过多轮竞标,加拿大新一代潜艇项目的选型范围已缩小至两家公司。加拿大将在德国蒂森克虏伯海洋系统公司研制的212CD型潜艇及韩国韩华海洋公司的KSS-Ⅲ型潜艇之间作出最终选择。近期,两家公司都拿出自身可提供的最大优惠,希望尽快获得订单。
加拿大最多可能采购12艘新型潜艇,以替换现役4艘老旧的维多利亚级潜艇。随着北极地区军事重要性日益提升,加拿大强调新型潜艇需具备在北极冰层下长时间航行的能力,并计划于2035年接收首艘潜艇。
212CD型潜艇由德国和挪威在德国212A型潜艇基础上联合研制,采用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P)、新一代电池和改进型柴油发电机,其航速、航程和自卫能力均有提升。制造商蒂森克虏伯海洋系统公司表示,该型潜艇针对北极地区作战环境进行了调整,符合加拿大的战略需求,自2027年起,其年产能可达3至4艘。
为提高竞标成功率,德国和挪威提出可在加拿大本土船厂生产212CD型潜艇的部分零部件,甚至制造组装整艘潜艇。三国除共同建造和维护潜艇以降低采购成本外,还可开展艇员交流。作为贸易补偿,德国考虑采购加拿大公司生产的CMS-330作战管理系统、“全球”系列公务机及军事太空系统,并与加拿大在原材料、水电和液化天然气方面展开合作。挪威则提出采购加拿大的人工智能系统作为贸易补偿,并协助加拿大建设潜艇维护中心。
作为竞争对手的KSS-Ⅲ型潜艇,是韩国最新一代常规潜艇。10月22日,该型潜艇第二批次首艇“蒋英实”号下水。相比第一批次,第二批次潜艇排水量从3300吨增至3500吨,艇长从83米增至89米,加强对陆打击能力,未来或可发射高超声速导弹。韩国方面表示,该型潜艇能提升加拿大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战略投送能力。韩国提出的贸易补偿承诺包括:快速交付、在加拿大本土设厂、技术转让与人员培训,并保证首艘潜艇于2029年下水。不过,KSS-Ⅲ型潜艇的部分系统未完全实现本土化,某些设备仍需原产国授权批准,目前也无外销记录,可能影响其出口流程。
212CD型潜艇目前同样没有外销记录,但意大利此前已采购4艘212A型潜艇。此外,德国设计建造的206型、209型、214型等潜艇,外销成绩不错,而且潜艇各系统基本由德国自主研制生产,从这个角度来看,212CD型潜艇相比KSS-Ⅲ型潜艇具有一定优势。然而,军购项目往往涉及复杂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加拿大最终会选择哪型潜艇,仍有待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