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考核成绩:优秀!看看这几名文职人员的年度考核答卷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黎明宇 黄誉政 张艳波 等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1-12-27 06:59:07

文职人员年度考核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在即将翻页的2021年里,军队文职人员奋进的脚步坚定而铿锵。

回望,是从整理到沉淀的过程;总结,是从“经事”到“长智”的升华。通过年度考核工作,许多文职人员为自己、为单位交上了一份过硬答卷。这答卷上,一笔一画书写着“责任”“担当”,一点一滴凝聚在“强军”“胜战”。

一纸答卷,一页年华。本期,我们邀请几名年度考核成绩等次为“优秀”的文职人员,看看他们递交的年度考核答卷。

——编 者

拼搏在湛蓝海天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黎明宇 通讯员 黄誉政 张艳波

劈开低纬度的热浪,乌鲁木齐舰快速行进。

“欢迎加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10月下旬,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乌鲁木齐舰与被护船舶抵达汇合点后组成单纵队,以伴随护航方式向附近海域航渡。随舰执行任务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文职人员刘燕,通过某频道向被护船舶进行双语播报。那一刻,湛蓝的海天见证着她的“高光”时刻。

今年暑假,上级研究决定选派刘燕作为翻译参加远洋任务。因为丈夫是一名海军,常年海上为家、岸上做客,对照顾孩子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刘燕在任务前把孩子送回老家,请婆婆帮忙照顾。

登舰后,作为编队唯一的文职人员,刘燕受到了官兵关注。在了解文职人员相关情况的同时,舰员们其实更加关心:执行这么重大的任务,文职人员行不行?

出发不久,第一次上舰的刘燕就晕船了。站在甲板上晕,躺在床上随舰起伏更晕;吃东西随吃随吐,不吃只能吐酸水……看着身边舰员有的即使拿着呕吐袋也坚守战位,刘燕深受触动。靠着顽强意志,她慢慢克服不适,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航经南沙群岛、马六甲海峡……编队终于到达亚丁湾。

该地区有多国海军舰机活动,军情敌情复杂。抵达后,刘燕立即展开工作,无论是与外军舰机通联、与被护船舶沟通,还是协助外事组人员与驻外部门通联、翻译函件,她都应对自如。有时,信号兵遇到沟通问题也会找她帮忙,大家对她越来越信任。

过硬的业务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练就。2019年,刘燕成为一名军校教译员,负责课堂讲座、会议活动、公文规定、使馆函件等多种运用场景的笔译和口译工作。

第一次授课时,刘燕发现很多外军学员说英语带有口音,她需要反复听几遍才能明白。为了熟悉不同国家和地区学员的表达习惯,她一有机会就和学员沟通交流。

刘燕始终牢记“一万小时定律”,只要一有空就认真钻研海军专业术语,学习党史军史。今年两会期间,她设计制作了中英对照读本学习资料,供学员参考学习。正是因为注重练好基本功,每次机会出现时,刘燕都会成为“时刻有准备的人”。

学习课堂无处不在。在舰艇上,刘燕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积极学习武器装备,体验战位职责,不断了解基层官兵使用外语的需求,为日后编写更适合部队官兵需要、更贴近备战打仗实际的教材资料作准备。

乌鲁木齐舰举行签名宣誓仪式当天,正好是刘燕值班。站在驾驶室里看着庄重的仪式,刘燕更加明白,令丈夫魂牵梦萦的深蓝不仅是一片海,更代表着如山使命。“尽管我们一家聚少离多,但很庆幸,我们同在人民军队这支光荣队伍里为党和国家效力。”

如今,刘燕的任务仍在继续。得知自己年度考核成绩等次为“优秀”,刘燕微微一笑,继续投身紧张的工作。以青春为笔、海浪为墨,亚丁湾上壮美的航迹,就是她正在写就的年度考核答卷。

服务在机务一线

■王 瑞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潘梦婷

“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军服务,为军服务永无止境。”前不久,在东部战区空军医院的年终表彰大会上,眼科副主任医师徐晓红作为文职人员代表上台交流。今年,她发明的一种眼部战伤自救用便携冲洗装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战时眼伤自救的空白。

熟悉徐晓红的人都知道,她有一本笔记本,无论是门诊坐诊、卫勤保障,还是参加演训任务,她都随身携带。

因机油入眼导致角膜化学性烧伤、因电离辐射导致电光性眼炎、因枪械后弹力导致眼球钝挫伤……徐晓红随意翻开笔记本,就能回忆起记载的官兵眼损伤病例。“虽然电脑办公更加快捷,但是手写记录有利于强化记忆,也方便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当被问及为何要将部队官兵就医的案例整理记录时,徐晓红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现有的战伤急救包中没有针对眼伤自救的装备。”去年底,在一次实战化演训后的复盘反思中,一名医院野战医疗队队员反映,现代战争愈发多元化,电离辐射伤、爆炸伤、化学性损伤等经常发生,一旦伤害到眼睛,不但本人行动受限,还需得到战友救助,造成非战斗减员。

当时,作为专家组成员列席复盘的徐晓红若有所思。“能不能发明一种装置,既能应急处理大部分战时眼部损伤,又操作简易、便于携带?”徐晓红心里暗自琢磨,随手在“大部分”和“简易”两个词上画了圈。

方向明确了,攻坚的步伐就能坚定执着。随手画的两个圈,便是两个现实难题——

现有的战时眼部损伤数据库不够详实,徐晓红就一边向各级野战医疗队、军队医院、院校请教相关病例,一边利用出诊等时机积累记录相关信息,再认真整理归纳;对于装置的机械原理不精通,她便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起,认真请教医疗器械方面的专家能手……

刻苦攻关一年,一个涵盖电离辐射伤、爆炸伤、化学性烧伤等分类的战时眼部损伤数据库逐渐形成。据此,徐晓红与专家团队进一步探索能够应急处理这些损伤的治疗方案。

一个个装置设计理念在碰撞中产生,又在推翻重组中逐渐升级成型……终于,一种葫芦头形状的眼部战伤自救用便携冲洗装置研制成功,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经官兵使用反馈,装置集清洗、消毒、镇痛等功能于一体,方便有效且便于携带。

岁月如斯,初心如故。“对我来说,为军服务永远是进行时,我必须时刻保持高昂的斗志,不断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翻开笔记本,徐晓红用红笔标注的“待办事项”格外醒目。“这是一名患有视网膜炎的飞行员,经过我们数月治疗,终于能够重返蓝天。我将他的微信置顶,便于随时接受他的咨询、复诊预约。”“这是一名患有双眼高眼压症的机务人员,恢复良好,但是我们要定期提醒他进行眼压测量”……工作“未完待续”,就是徐晓红始终保持的奋进姿态。

与飞沙走石共舞

■王晨辉

11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为大漠戈壁穿上银装。戈壁深处,一发导弹冲开漫天雪花呼啸离弦,准确命中远方靶标。这一幕,被陆军某试验训练区文职人员苗睿泽用镜头详细记录下来。

为了检验某新型导弹在高原荒漠极限条件下的实战效能,苗睿泽所在的试验队已经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战化考核试验。“刚来那段时间很不适应,脸先被晒脱了几层皮,又被刀子一样的风‘割’得生疼。”因为风吹日晒,苗睿泽的皮肤变得黝黑,来不及刮的胡茬更显几分沧桑。他一边熟练撤收音像设备,一边告诉笔者“现在皮都磨厚了”。

成为文职人员还不满一年,苗睿泽已经10余次跟队执行声像保障任务了。

去年底,苗睿泽成为该试验训练区的一名文职人员。经过一系列培训后,他被编配到某所情报资料室声像保障组,负责武器装备实战化考核的声像保障任务。

入职后,苗睿泽立即快速“运转”起来——5月跟队赴边防执行某型侦察雷达作战试验保障任务,7月到高原保障某大型综合演练,刚结束任务回营不到两周,又转战戈壁至今。“来单位一年了,但因为老‘不着家’,所以很多战友我都没有见过。”苗睿泽不好意思地说。

执行某大型综合演练保障任务时虽是夏季,但高原上气温已到了零下。为了确保无人机等设备在低温环境能正常工作,苗睿泽每晚把无人机电池放在被窝里,出任务时就揣在兜里保持温度。

有一天,试验场大风肆虐、气温骤降,人裹得严严实实都冻得嘴唇发紫,更何况兜里的电池。演练关键时刻就要到了,担心无人机不能顺利起飞,苗睿泽索性把电池塞进怀里,瞬间一股冰凉透彻心扉。电池被焐热装好,无人机按时升空,他这才放下心来。

在高原工作,困难还有很多——天气多变,前一刻还是毒辣的太阳,下一刻就下起了雨;晚上睡觉时吸入的冷空气就像冰柱直直伸进肺里;做好的饭常常夹生,煮过的肉咬开还带着血丝……苗睿泽克服这些困难的办法,就是一个“拼”字。

情报资料室主任李胜说,有一次,苗睿泽从海拔5000米的高原试验场回到场区刚休息不到一天,就不顾醉氧反应投入到下一场试验任务中。试验进行到一半,苗睿泽就出现了不适,但他一直咬牙坚持到试验结束。走下演训场,他刚放下设备就瘫倒在地上,身上的迷彩服被汗水浸湿。“当时没有别的想法,只是觉得在这个战位,就得对得起这身‘孔雀蓝’。”

千磨万击还坚劲。入职一年多,苗睿泽累计在试验现场保障150余天,为实战化考核记录了大量试验声像数据。截稿时,他仍然奋战在高原,让青春在淬火中变得愈加灿烂。

与艰难创新同行

■张语桐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檀 琳

前不久,空军军医大学文职人员樊俊俊所在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荣登西京医院成果荣誉墙。参与严重创伤骨修复研究13年,从懵懂少年到副教授,樊俊俊今年终于圆梦。

樊俊俊的父母都曾身患重病四处求医。“当时感觉家里要是有个学医的就好了。”带着这种朴素的梦想,樊俊俊考入空军军医大学。读研究生时,他拜入骨科教授裴国献门下,成为裴教授在空军军医大学的第一个学生。“教授站上手术台,好像所有聚光灯都打在他身上。他宣布的‘手术成功’,曾挽救了无数个生命。”樊俊俊深有感触地说。

当时,骨缺损修复研究难度大,鲜有学生选择。是选择相对容易的课题确保毕业,还是选择骨缺损修复研究进行挑战,樊俊俊一时有些纠结。“做学术,就要敢为天下先。别人已经做出成果的,只能是重复而已。”裴教授的体会让樊俊俊豁然开朗,他毅然决定加入骨缺损修复研究团队。

参与研究后,樊俊俊很快迎来挑战——带血管蒂组织工程骨移植实验。实验需要在显微镜下,用肉眼几乎看不清的、比头发丝还细的显微缝合线,一点点把实验鼠的血管和移植骨血管缝合起来。

显微镜成像放大数十倍,实验难度也数十倍递增。樊俊俊吃住在实验室,在显微镜旁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几个月后,实验终于取得成功。此后,实验的动物种类越来越多,实验成功率也越来越高。

十年磨一剑,春去秋又来。2015年,樊俊俊随裴教授成功修复了一例胫骨12厘米严重骨缺损的患者,让患者保住了肢体。“成功时反而没有过于兴奋,因为我们做了大量临床转化前的实验,感觉成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这份务实与笃定,源自无数次耐住寂寞、埋首实验的坚持。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条路,因此走出了迥异的旅途。”把这条艰难之路走通后,樊俊俊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快。他先后发表10余篇有关严重创伤骨修复研究的SCI论文,还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等多项荣誉。

今年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樊俊俊倍感欣喜,感觉离心中的目标又近了一些。“考入空军军医大学、加入裴教授团队、选择骨缺损修复研究、转改为文职人员……如今看来,这些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选择都让我受益匪浅。”樊俊俊说,自己会继续潜心科研,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为空军军医大学争光、为“孔雀蓝”添彩。

图①:刘燕工作照。赵 阳摄

图②:徐晓红(左)工作照。许静雯摄

图③:苗睿泽工作照。黄巾格摄

图④:樊俊俊工作照。张 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