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沃土育英才
——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加强高学历文职人员队伍建设纪实
■陈江文 张彬楠 聂靖茜
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博士文职人员团队开展手术。 摄影、制图:张彬楠
近日,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文职人员杨少玲凭借精湛医术与创新疗法,成功为一名糖尿病患者保住了双脚。
作为该院高学历文职人员,杨少玲先后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被聘为医学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
杨少玲的成长轨迹,是该院深耕高学历文职人员队伍建设的生动注脚。近年来,该院贯彻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的理念,构建全链条培养体系,助力一批批高学历文职人员茁壮成长,成为守护官兵健康、服务军民的中坚力量。
临床和科研双轨并进
无影灯下,妇产科主任医师、文职人员孙亚楠刚结束一台腹腔镜手术——这是她当天完成的第4台高难度手术。脱下手术服后,她第一时间将手术案例记录在相关课题笔记中。
几年前,孙亚楠选择转改文职人员时有过短暂迷茫:“脱下‘橄榄绿’,还能奋战在临床一线吗?”如今,答案写在她的办公室抽屉里:一沓沓按时间排序的手术记录单旁,整齐码放着数篇SCI论文,工作笔记本里写满了临床病例。“临床是科研的源头活水,科研能够让手术刀更精准。”孙亚楠的话,道出了该院高学历文职人员的“成长密码”。
近年来,孙亚楠接诊时发现,子宫内膜癌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多数患者希望保留生育功能,但常规治疗方案复发率较高、预后效果较差。她牵头成立课题小组,结合病例数据提出分层治疗思路。两年随访数据显示,患者术后妊娠率得到有效提高,复发率大幅下降。
临床和科研双轨并进的成长模式,在该院博士文职人员群体中已成为常态。“高学历人才不是‘拿来就能用’的,需要精准措施培养扶持。”该院党委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座谈、科室调研,全面摸清人才队伍底数,为高学历文职人员量身绘制成长路线图。实践中,他们推行“博士入列计划”,为精通专业的博士文职人员提供科研启动经费,配套专家指导团队和军地协作研究平台;创新“人才+项目”培养模式,将课题申报、成果转化与个人成长挂钩,让干事者有平台、成事者有回报。
“这里给的不只是岗位,还有敢闯敢试的底气。”想起组织给予的支持,孙亚楠奋进的步伐更加坚定。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她先后攻关7项军内外科研课题,获得多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发表10余篇SCI论文,2项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技术。
用人不唯资历论能力
清晨7点,放疗科走廊传来脚步声。副主任医师、文职人员张翠红推开物理计划室的门,屏幕上一名战士的滑膜肉瘤靶区勾画图,正等待最终确认。
“放疗精度每提升1毫米,战士重返战位的希望就多一分。”在肿瘤组织与健康组织的模糊边界上,张翠红右手稳稳握住鼠标精准点击、拖动、勾勒。
这份专注,源于10多年的厚积薄发。2010年,硕士毕业的张翠红成为该院一名聘用人员。她知道自己虽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经验不足,于是养成了随身带个笔记本的习惯,随时记录学到的重要知识、典型病例、心得感悟,注重在日常点滴中练强本领。时任科主任认为她有潜力,便帮她向医院党委申请读博深造。
博士毕业后,张翠红谢绝了多家地方医院的高薪邀请,考入文职人员队伍:“是部队医院把我从‘小苗’育成‘大树’,这份培养恩情不能忘。”后来,张翠红被任命为放疗科主任,带领科室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选人用人不唯年龄资历,而看能力作为。”选拔学历层次高、学术成果多、成长潜力大的文职人员骨干到国内一流院校学习深造,选聘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进行带教;持续改进考核工作细则,大胆任用有管理能力的文职人员;实施“腾飞计划”,遴选有发展后劲的文职人员参加新技术、新业务、新课题攻关,让他们在重大项目中历练提高……张翠红的成长经历是该院搭建阶梯托举人才成长的生动例证。
将战场素养纳入考核
“各单位注意,前方遭‘敌’空袭,立即展开伤员救治!”演训场上,野战医疗队队员、感染科文职人员周辉芳接到指令后,迅速携带便携式急救包前出。沙尘弥漫中,她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一名重症“伤员”的创口感染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理,为后送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然而数年前,周辉芳还在为如何适应部队节奏而焦虑。那一年博士毕业后,她考入文职人员队伍。一次紧急集合时,她因没有掌握防毒面具的正确穿戴方式出了糗。
在文职人员座谈会上,类似问题引起院领导的重视。“高学历如何转化成战场救治能力,这个课题值得关注。”针对高学历文职人员存在的战场技能短板,医院量身定制“振翅计划”:安排他们先在临床科室夯实部队常见病诊疗基础,再进入野战医疗队学习战场救护技能,最后在重大任务中锤炼保障能力。
一次联合实兵演训,车队在戈壁滩遭遇沙尘暴,一名“伤员”合并感染。风沙中,周辉芳背着药箱跟进救治。“以前觉得发表论文是成果,现在才明白,能守护战友健康才是军队医务人员的天职。”她在工作笔记本里写道。
一粒种子的成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只有把高学历与战场需求对接,才能让‘孔雀蓝’绽放精彩。”为了让高学历文职人员真正做到研战知战懂战,该院细化明确文职人员轮岗代职、蹲连锻炼等制度规定,选派文职人员骨干参与轮战驻训、阅兵保障等重大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淬炼卫勤本领。此外,该院还将战伤救治、卫生防疫等战场素养纳入考核,与文职人员晋升挂钩,树起能干者出彩、为战者吃香的鲜明导向。
从实验室到演训场,高学历文职人员能力半径不断拓展。如今,周辉芳已掌握战场急救技术10余项,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7项,参与编写著作4部,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先后被表彰为优秀医师、文职人员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