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山西省晋城军分区举办“抗战精神代代传”故事会侧记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刘志刚 马伯乐 责任编辑:王韵
2025-09-17 07:28:31

烽火岁月映初心

——山西省晋城军分区举办“抗战精神代代传”故事会侧记

■刘志刚 马伯乐

山西省晋城军分区组织文职人员参观泽州县人武部国防教育展厅。朱航龙摄

编者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山西省晋城军分区举办“抗战精神代代传”故事会,让文职人员从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经过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文职人员纷纷表示要将伟大的抗战精神融入血脉、融入实践,矢志精武强能、建功军营。

初秋晋城,天高云淡。在庄严热烈的氛围中,山西省晋城军分区“抗战精神代代传”故事会如期举行。来自各县(市、区)人武部的文职人员代表用质朴的语言、鲜活的事例、真挚的情感,讲述自己学习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忠诚履行使命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一把锈迹斑斑的军号——

“像革命先辈那样奋勇冲锋、一往无前”

“军号是部队特殊的‘武器’,号兵在行军作战中起着重要作用。抗战时期,陵川县走出了很多号兵。”陵川县人武部军事科参谋、文职人员张卓成第一个登台讲述。

顺着张卓成手指的方向,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军号的照片。张卓成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这把军号时的情景——那天,单位组织官兵和文职人员参观陵川县档案馆,讲解员告诉大家,这把军号属于抗战时期一位老号兵,他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仍然坚持吹响冲锋号,最终壮烈牺牲。“人倒号不断”的故事,从此深深烙印在张卓成心中,成为激励他前行的精神力量。

“这把历经岁月洗礼的军号虽已锈迹斑斑,却时刻激励我冲锋向前。”今年4月,陵川县六泉乡突发森林火灾。张卓成主动请缨,参加救灾行动。

他带领队员在一处陡坡上作业,突然风向改变,大火蹿起几米高。他们被扑面而来的火势逼退到一块岩石后暂避,仍能感到高温烤得皮肤灼痛,浓烟呛得人喘不过气。经过半个多小时奋战,他们终于控制住了此处火势。

这场扑救行动,让张卓成对肩负的责任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回到单位后,他不仅主动承担更多急难险重任务,还牵头组织民兵应急分队训练,用抗战时期号兵的故事鼓励大家勇扛使命、攻坚克难。

“军号朝哪里吹响,我们就向哪里冲锋!”故事会上,张卓成号召文职人员把“人倒号不断”的精神传承下去,像革命先辈那样奋勇冲锋、一往无前,不断磨砺关键时刻冲得出、顶得上的血性胆气。

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国防故事”

“阳城县被誉为‘太岳首府,红色摇篮’,是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革命老区。1942年,枪杆会议在这里召开……”台上,阳城县人武部政治工作科干事、文职人员韩鸿玉讲述了自己参观枪杆会议旧址的感悟。

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简陋院落里运筹帷幄,深刻分析抗战形势,作出系列决策部署,为进一步创建晋豫边抗日根据地指明方向。“尽管这段历史鲜为人知,但同样沾染着战火硝烟。”为了讲好光荣历史,韩鸿玉主动申请加入国防志愿者服务队,提议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国防教育形式。

他们联合地方党史办查阅大量历史文件,走访当地老党员,收集抗战时期的老照片和实物资料。经过一个多月努力,他们将枪杆会议的历史制作成系列短视频、微课和图文。相关作品在新媒体平台推送后反响良好,几名中学历史老师还专门联系他们,希望将这些素材用于教学。

“就像抗战时期宣传员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动员支前一样,新时代的国防教育也要与时俱进,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国防故事。”韩鸿玉表示,自己不仅要做历史的聆听者,更要做精神的传承者,从高标准完成每一次任务做起,不断成就更好的自己。

一次广泛深入的调研——

“主动靠前服务,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我们最终能以弱胜强、以劣胜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充分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故事会上,沁水县人武部军事科参谋、文职人员许创宇分享了前不久参观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旧址的心得感悟。

那天,站在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旧址前,许创宇凝视着灌渠示意图。讲解员告诉他,这个水利工程是当年抗大学员和群众共同修建的,那时学员们白天学习训练,晚上点着火把开挖水渠。很多人手上磨出了血泡,肩膀压得红肿,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触动着他。

后来,许创宇经常思考如何将优良传统融入新时代国防动员工作。广泛深入赴基层武装部调研后,他发现了很多过去不了解的情况。比如,一些单位缺乏专业训练器材、训练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基层武装部建设标准不统一等。他把这些问题详细记录下来,认真研究解决方案。

在部领导的支持下,许创宇积极参与筹备专武干部例会,遴选一批基础较好的乡镇基层武装部作为建设样本,并主动承担组织基层阵地规范化建设的任务。他走访多个乡镇,与基层专武干部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建议,最终制订出一套切合实际的建设标准,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抗战时期的动员工作之所以高效,就是因为紧贴群众需要。新时代国防动员也要这样,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任务,而要主动靠前服务,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许创宇的发言,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故事会上,来自城区、泽州县、高平市人武部的文职人员代表相继登台讲述。“先辈们用流血牺牲凝铸而成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华儿女永远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总结发言时,该军分区领导表示,虽然抗战硝烟散尽,但抗战精神永存,希望大家时刻保持清醒和忧患,将全部心思向服务打赢聚焦、各项工作向服务打赢用劲,用实际行动书写忠诚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