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关注的目光在哪里,就把国防教育的课堂延伸到哪里。”赛事组委会借国际军事比赛这个难得机遇,努力将比赛办成了解军营生活的窗口、展现军人风采的品牌、传播国防知识的平台和开展国防教育的阵地。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大漠硝烟起 国防热度升
——“国际军事比赛-2018”库尔勒赛区增强国防观念纪事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许必成 通讯员 唐继光 李梦琦 王子冰
国际比赛风云起,梨城涌动国防热。7月29日至8月11日,中国陆军承办的“国际军事比赛-2018”3项赛事——“苏沃洛夫突击”步战车车组比赛、“晴空”防空导弹兵比赛、“安全路线”工兵分队比赛,在新疆库尔勒成功举办,来自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津巴布韦、委内瑞拉、埃及、乌兹别克斯坦10个国家的勇士展开紧张激烈的角逐。
“群众关注的目光在哪里,就把国防教育的课堂延伸到哪里。”赛事组委会借国际军事比赛这个难得机遇,努力将比赛办成了解军营生活的窗口、展现军人风采的品牌、传播国防知识的平台和开展国防教育的阵地,取得了“承办赛事创一流、比赛成绩夺第一、国防教育上层次”的良好效果。
现场观赛强化军人尊崇——
“比赛现场就是最好的国防教育课堂”
立秋刚过,塔克拉玛干沙漠酷暑未消,热浪席卷。
8月8日,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国际军事比赛-2018”库尔勒赛区气温高达40℃。这里将进行库尔勒赛区的最后一项比赛——“安全路线”工兵分队接力赛。一大早,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就在赛场检票口等候入场。
“儿子一听要来看比赛,可兴奋了!”来自河南的柳林军带着5岁的儿子,坐了40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库尔勒,这是他们第一次来新疆,总算赶上了这“最后一战”。他们父子二人脸上贴着心形国旗贴画,手里挥舞着鲜红的小国旗,准备为中国队鼓劲呐喊。
玉努斯·肉孜是一名1965年参军入伍的老兵,怀着对人民军队的深厚感情,他花掉近半个月的收入,放下农活,连续5天坐出租车来观看比赛。他说:“军队强大了,我们老百姓才能过得安稳,我想看看咱们部队现在的样子。”
每天都来观看比赛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中国队加油助威。“比赛现场就是最好的国防教育课堂。”为了提高“课堂”质量,赛事组委会在每一个步骤、每一首配乐、每一句解说都作了精心安排。
8月6日的“晴空”项目综合赛现场,在一面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在军歌的激荡旋律中,看着中国队的战车向终点冲刺,现场一万两千余名观众的热情瞬间被点燃。“中国队!加油!中国队!必胜!”在响彻赛场上空的呐喊助威声中,“中国军团”第一个冲过终点!
观众中,有人在欢呼,有人却在流泪。看台前侧的轮椅上,祖籍四川的82岁老人顾汉邦用力挥舞着颤抖的双手,也加入到呐喊的队伍中。当看到中国队夺冠,他热泪盈眶,激动地说:“军队强大才能挺起腰板儿!”
比赛现场人声鼎沸,网络直播人气高涨。今年的国际军事比赛共有中国军网、人民网等20余家媒体平台同时进行直播或转播,在线观看的网友累计超过5100万。据了解,为了此次比赛,新疆军区组建直播团队,每一场比赛近百个机位,保证直播画面实现“视野最佳、效果最好”。
“以前是追偶像剧,现在变成追军事比赛了。”上班族杨唯一在乌鲁木齐工作,这次虽然没能来到现场,但每天都会看网络直播,参与评论留言,通过网络为中国参赛队加油,也算是弥补了遗憾。